在“国际淡水豚日”的前一天,十几名“长江行”生态保护小研究员来到了位于南京江心洲的长江江豚科教中心参加研学活动。
长江江豚科教中心以江豚保护为主题,是国内首个以推广长江生物多样性,长江生态环境保护、长江大保护教育为核心主题的科普场馆。而策划运营整个场馆和研学课程的,就是黄硕和她的川蓓教育团队。
【资料图】
在场馆的科普知识宣教区,有长江从唐古拉山自西向东汇入东海的整体概貌、有长江江豚及其他濒危野生动物的模型、标本和相关的科普知识,以及最新的调研数据和江豚保护的理念成就。小研究员们在听老师讲解时,还不时对这些知识举手提问。之所以有这样权威的数据,黄硕说:“因为我们的专家库里有咱们国家一线的科学家,比如致力于鲸豚保护的南京师范大学教授、鲸豚类专家陈炳耀等,他们长期在科研科考的战线上进行鲸豚的科研调查保护。2022年的长江江豚科考,就是陈炳耀教授主导的。因此,孩子们在我们这儿了解到的数据都是最新的。”
在沉浸式体验区,小研究员们坐在一艘小艇上面,借助裸眼3D技术,身临其境体验到从长江源头一直到上海入海口的这样一路上的新奇刺激。在研学教室,小研究员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仿生江豚模拟实验课程,自己动手做一头仿生江豚,并让它们在水中游起来,通过这些互动式体验,小研究员们对于江豚又多了一层认识。这样的科普教育,在川蓓教育团队开展的活动中还有很多,黄硕介绍,他们有自己的科普导师团队,这些老师有学生物的、有学化学的,还有其他各学科背景,同时,中心也吸纳了很多大学生志愿者参与到讲解工作中。
在央企做了10年项目管理的黄硕,为什么会投身到江豚保护这个事业中来?黄硕回答:“我觉得每一次活动都让我觉得快乐温暖,其实这就是我为什么可能做这个事儿,这有我的个人兴趣和情怀。”在之前的工作中,黄硕到访了很多海洋馆、博物馆,对于海洋动物、水生生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但是她发现在一些内陆城市,大家对海洋、长江里的水生生物知识很匮乏,即使在南京这样的长江沿岸城市,对于江豚这种珍稀物种,有些老人最多只知道它是“江猪子”,而孩子们可能连看都没看见过。于是,她特别希望通过团队的科普课程,有意识地普及江豚保护知识,从下一代起作出一些改变。黄硕说:“我们每次给大家传播分享,看到大家的收获、给我们的满意反馈,让我们更加坚定我们所有的努力是值得的。我们这个场馆不大,但是我们希望现在的内容、设施能够让它成为一个小而精的博物馆、一个有温度的博物馆,”
古今交融,展现别样的“长江之美”。“古韵新声话长江”栏目是“长江大保护绿色共成长”行动计划的系列活动之一,每周推出一期。
“长江大保护绿色共成长”行动计划由江苏省生态环境厅、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省教育厅、共青团江苏省委、省妇联、新华报业传媒集团等共同主办,江苏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中心、省环境科学研究院、交汇点新闻共同承办,于2019年6月5日正式启动。该主题活动是以孩子成长为视角,“长江大保护小使者”将持续12年不间断地进行纪实性记录,进而反映出长江生态环境质量的改善过程。
点击了解详情>>
策划 潘青松 田梅
统筹 王高峰
文字 邓晓琦
视频 赵宇 王昊晨
制图 葛逸潭 陶蓉
“后浪”工作室出品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