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南京被列为首批“历史文化名城”四十周年。“我和我的南京”拍客大赛暨影像展品征集活动正在火热进行中。其中,南京自由摄影师冯方宇的摄影作品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这位“70后”的摄影师是如何透过镜头呈现南京,他的一张张关于南京的照片,背后又有哪些故事与思想?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地标下的温度:记录大桥下的人生百态
“我是从1999年,也就是大学刚毕业那会儿开始拍南京这座城市。”南京自由摄影师冯方宇不知不觉已经拍了南京有20多年,不经意之间一张张照片也见证了城市的发展。“我刚拍的去拍的是南京的神道石刻,拍得比较系统,也比较全。”冯方宇说,现在有的石像上方已经装上了大棚子,没有了当初露天的田野状态;还有一些地方从“土气”变得“洋气”了,“尤其是江北的滨江那一块,焕然一新,形成了很多风光带,也特别现代化。”
但在摄影师冯方宇的摄影作品中,他呈现的南京更多的是内敛、深沉、厚重,是藏在街巷深处的人生百态。十多年前他去拍摄了南京长江大桥,被北桥头堡内部的景象惊呆了。
“落满灰尘的塑像、到处悬挂着的语录、标语、斑驳的水磨石台阶、龟裂的墙面……仿佛让人穿越到了那个特殊的年代。我当时就起了强烈的拍摄冲动。”冯方宇立即用大画幅相机拍摄了一组庄严的大桥建筑组照,“很快我就发觉这样的影像有些过于冷漠。”
冯方宇试着用相机记录大桥周边的变迁,记录普通人与这座大桥的关系。他还专门跑到大桥工人的家里面,拍摄退休桥工的日常生活,包括他们吃饭,他们如何推着轮椅上街……
冯方宇这组拍摄南京长江大桥的摄影作品叫《大桥下面》,在这组作品中他更关注的是大桥背后的人物。“不管是休闲的老人,玩耍的年轻人,站岗的武警,在此工作的女青年,无助的外来务工人员和流浪汉,在大桥下都呈现出了一种放松的状态,我觉得他们把大桥当成了一个精神寄托点。”
冯方宇说,大桥和大桥周边的环境一直在变化,“原来能拍到东西现在很多也拍不到了。每张我都挺喜欢的,都有一种淡淡的伤感,我记录的也是一种时间。”冯方宇说道。
建筑里的细节:在宏大摄影面前更喜欢拍“小东西”
翻开冯方宇的摄影作品,会发现他拍了很多“小东西”,比如门把手、仪表盘、奠基碑、浮雕、城砖等等。相比于拍摄宏大的城市风景,冯方宇把镜头对准了建筑里的细节。
“我拍近代建筑比较关注的是奠基碑,几乎每个建筑都有奠基碑,有的是被破坏了,后来又把它修复了,有的字数有限,有的是比较完整的。”在冯方宇眼里,这些奠基碑记录了这个建筑的故事,“它有文献价值、档案价值,还有的有书法价值,比方有的奠基碑上的文字是大书法家写的。”冯方宇说道。
冯方宇希望自己的摄影作品不光拍出表面,更要拍出深度。如何拍出深度?冯方宇的做法就是阅读大量的建筑文献和资料,关注建筑里的细节,“你需要去解构这些建筑结构,比方说,你要知道大桥它是由哪些结构组成的,桥上有多少个壁画、浮雕等等。”冯方宇去拍灵谷寺,他一定要弄清楚灵谷寺到底有多少座石雕,多少块碑刻,每一个季节的灵谷寺是什么样的,“而这些都需要你去慢慢地专研,慢慢地去记录,拍摄出来的内容就会变得有深度。”
这种拍摄城市建筑的过程,实际上也变成了冯方宇对城市历史文化的探索,用镜头与脚步感受建筑本身的“前世今生”。冯方宇至今还记得,有一次去拍杨廷宝设计的图书馆,因为了解了图书馆的构造,他从出风口的地方爬上去,看到了建筑的顶部构造细节,建筑的建造与历史质感扑面而来,让他非常激动。
冯方宇说,他希望能有机会出本书,去解构南京一系列的近代建筑,特别是建筑的细节,这本书里的摄影图片和介绍文字是一半对一半。“这样子我觉得比出个大而全的建筑摄影集要有意思。”冯方宇说道。
摄影中的态度:用不可复制的“原创性”向城市致敬
“得知高兄意外离世,悲哉痛哉,高松和南京有着很深的情缘,在城市记忆方面也有突出的贡献……”冯方宇在朋友圈写下了对资深策划人高松的回忆,冯方宇与高松合作过很多次。在冯方宇的眼中,高松在城市急剧变化与发展的过程中,挖掘与抢救出城市记忆里很多的好东西,比如老家具、老物件、老旗袍、老门牌……“他们那个时代就是一个民间对城市进行挖掘记录的黄金时代,而高松的离去也象征着那一代人的谢幕。”冯方宇表示,谢幕并不是城市记忆的结束而是新的开始。
“现在网络这么发达,我觉得可以更多去探索一些老照片、老文献、老资料。”冯方宇说,比如一张老照片,可以分析它现在是什么样子,再去对比过去,“把这里面前前后后的历史进行梳理,会有新的发现和感触。”
今年,文化学者薛冰撰写的南京文化经典读本《家住六朝烟水间》再版,取得燕京图书馆的版权许可后,在冯方宇的帮助下,从赫达•莫里逊留存的一千多张南京历史影像中选取了与《家住六朝烟水间》文字相关的黑白照片一百多张,又在此基础上,选用了冯方宇的相关彩色图片一百多张。经过精心设计、编排,形成中西、新老摄影家在不同时空的对话,使得这本再版的图书焕发了新的张力和冲击力。
“莫理逊上世纪40年代拍摄南京,她应该是南京老照片拍得最多一个人,因为她那时候不太去在乎胶卷,就随便拍什么都拍,拍了很多当时南京人老百姓的一个状态,基本上南京当时能拍的估计她都去了,所以她在南京的文物照片上贡献很多。”冯方宇精心挑选了莫理逊的一些照片,并与他拍的现今照片进行了时空的呼应。
“如今我们有太多拍城市的照片,比如节假日到各大景点用无人机拍一个大场景,无论年轻人还是老年人几乎人手一台,拍完后立即发抖音,发朋友圈。”冯方宇并不反对这样拍摄城市风光的方式,“但是这些东西太容易复制,作为业余爱好可以,但如果想作为一种研究,就要再上台阶。”冯方宇说,作为专业摄影师,要拍出与众不同,不容易复制的原创作品,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去呈现一座古城的内涵与底蕴,才能真正去向这座城市致敬。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范杰逊 图片由冯方宇提供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