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随着紫金山天文台主体功能迁移至仙林,现状天文台空间将迎来新的变化。记者昨日从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了解到,紫金山天文台资源保护与环境提升项目规划设计方案正在批前公示,天文台紫金园区将通过拆除、新建、保护等多种方式,打造全国天文科普教育基地。
记者从示意图上看到,此次涉及的范围为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紫金山园区现有围墙围合区域,用地面积约5.4公顷。紫台紫金山园区于1934年9月1日在紫金山第三峰建成,是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第一个现代天文学研究机构,被誉为“中国现代天文学的摇篮”。它由天文台本部建筑(杨廷宝设计)、子午仪室、赤道仪室、变星仪室等6座建筑组成。
天文台主体功能迁移后,紫金山园区仅余科普部,设施陈旧、绿化景观杂乱、后期无序搭建、科普展示空间不足等问题日益凸显,亟待整治提升。此次规划设计方案编制,意在充分利用好紫金山园区现有各类资源,全面彰显其独特的建筑、科学、历史文化等方面价值。
此次项目改造坚持以“生态保护、文物保护”为底线,围绕“保护为先、传承为重、利用为要”原则,拟对紫金山园区进行环境整治和功能置换,以提高公众科学素养为使命,打造讲述中国现代天文学发展历程、展示紫金山天文台特色科研成果、构建独特天文科学教育为重点的全国天文科普教育基地。
记者了解到,现场将通过保护文保建筑、局部改造老旧建筑、个别拆除不当建筑、少量新建科普体验馆等方式,对园区内现有建筑进行分级保护和充分利用。主要新建建筑为天文科普体验馆,位于园区南侧低位自然台地内。建筑呈椭球形,高度为局部11米、主体6至9米,主要功能为科普展示。
天文科普体验馆的建设,将充实紫金山园区的科普展示功能,解决紫金山园区现有建筑中较大展厅空间缺失的问题,满足科普体验馆现代与未来天文科学展示空间的配置要求。建筑周边有常绿生态密林遮蔽,其布局不改变历史格局,不影响钟山风景名胜区及紫金山园区总体风貌。
记者 何钢
关键词: 紫金山天文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