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江苏省委宣传部选送的电影《守岛人》斩获“五个一工程”奖,现任幸福蓝海影视文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守岛人》制片人孟庆丰觉得很欣慰,同时他也感到有一点遗憾,“王继才大哥没能看到!这部片子获奖,也许是对王大哥在天之灵的最好告慰。”
回想起电影《守岛人》的创作,孟庆丰坦言,这不是个好操作的题材,大家都觉得压力很大。王继才夫妇的事迹广为人知,要在两小时内囊括几十年的时间跨度和人生故事,从戏剧角度看,没有强情节,没有强烈的人物冲突,要想操作好,绝非易事。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我们一方面搜集报道资料,一方面思考这部电影如何更好地呈现。”为了最大化还原王继才和王仕花32年的守岛生活,7年间,孟庆丰带着制片团队上了14次开山岛。起初,采访并不顺利,“王‘岛主’有点木讷,问他问题,他总是笑笑不说话,采访很难深入下去。”怎么办呢?主创团队决定驻扎在岛上,和夫妻两人同吃同住,于日常细微处走近他们的内心。孟庆丰常常带着鸡鱼肉蛋上岛,加上在海边捡的海蛎子一炒,便是一顿特色佳肴,到了晚上,主创团队就在营房里打“大通铺”。
熟悉了之后,王继才慢慢打开了话匣子,登岛初期的犹豫彷徨,勇救落水青年时的想法、和走私商贩斗智斗勇、暴风雨中接生的担心......夫妻俩32年守岛生涯里这些闪光瞬间一点点明晰起来。
每天清晨升旗,是开山岛一天当中最富仪式感的活动。孤旷的开山岛上,旗杆基座有反复修缮的痕迹,飘扬的国旗分外耀眼。王继才告诉他们,国旗是天安门国旗班三任班长集体捐赠的。“天安门国旗班向他赠予了好多面国旗,他原来用的旗帜质量不太好,基本上在岛上飘几周就褪色沤烂了,但每一面国旗他都认真地保存着。王继才去世后清点遗物,他生前挥舞过的一共368面国旗,叠得整整齐齐码放在箱子里。
通过当地渔民,他们挖掘出了更多细节:王继才家庭困难,大女儿在海鲜市场打工,照顾弟弟上学。有一次,夫妻俩在海里打捞海鲜,托船夫带给女儿卖了改善生活,女儿卖了海鲜却舍不得花钱,又托人把钱带给妈妈。这些真实经历,都幻化成了电影里一幕幕感人的细节。
朝夕相处中,一部人与孤岛的类型片,渐渐在孟庆丰脑海中成型。“中国没有一部通过人与岛,岛与岸,讲述人与自然,与社会关系的现实主义题材电影。”孟庆丰说,王继才的事迹,“在别人眼里是‘退’,但是这种看似‘退’的坚守,一件事一辈子的坚持,恰恰是这个人人都向‘前’看的时代,最需要重拾的道德观。”
于是,孟庆丰决定,与其在叙事技巧上下功夫,不如做最真实的还原,讲一个最真实的故事。
“王继才为什么要守岛,而且一守那么多年?”这是孟庆丰最大的困惑,也是观众心中最大的疑团,“之前问他,他要么沉默,要么笑笑。”直到一次酒酣耳热之际,王继才谈起自己家世,孟庆丰才知道原因。
“人这辈子,总要去当一次兵,这是一条正确的路。”孟庆丰了解到,王继才一直想当兵,之前有过一次机会,但因为舅舅和人武部部长是战友,为了避嫌,没当成,这也成了他内心深处的遗憾。“上岛驻守多多少少遂了他的心愿,他觉得自己守岛的时候,更像个军人。”
“‘一个人一辈子做好一件事,就不亏心’。”电影提炼出最朴素的价值观,令观众动容。
孟庆丰说,王继才的事迹有当代性,“今天的社会上不缺巧心思,缺乏笨功夫。”《守岛人》以平民视角重构英雄的来路,以生活化的人物塑造方式还原真实英雄,以平凡的生活细节叠加出不平凡的英雄业绩,书写了一部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平民英雄史诗。
“我想传达的正是平凡中的坚守,把平凡守成不平凡,是真正的英雄。”孟庆丰认为,每个时代都有英雄和楷模,把英雄的精神传承下去,是这一代电影人的责任和使命担当。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周娴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