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交汇点讯 走在宿迁街头的各个街道上,经常能看到一块电子显示屏或公示牌,上面是这条街区每家商户的定期信用情况及“红黑榜”公示。像这样“信用承诺+契约管理”社会管理的模式,在宿迁已经深入人心。使得城管逐渐变“诚管”,全市城市管理领域违法违规案件发生率下降了75%,初步构建了共治共享城市管理新格局。
近年来,宿迁市城市管理局坚持以“城市管理应该像绣花一样精细”为遵循,创新提出城市治理“1+5+X”标准体系,深入推进城市管理手段、管理模式和管理理念创新,持续深化“信用承诺+契约管理”制度。宿迁市城管局党组书记、局长尤文胜介绍,聚焦沿街商铺、工程渣土、环境卫生、单位庭院、住宅小区、市场商城、流动摊点、户外广告、亮化照明等9项城市管理重点领域,大力实行“失信惩戒、守信激励”措施,构建“一处违法、多处受限,诚信守法、处处绿灯”的联动信用奖惩机制,有效促进市场主体自我管理,有效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新型城市治理模式。
1月9日上午,宿迁市区一个施工现场,几辆渣土车正准备离开时,领头的一辆车被项目负责人拦了下来。“防尘网没装好,没出工地已经看到有渣土抛洒滴漏的问题了,赶紧整改。”这位负责人告诉记者,如果渣土车上路再被发现有这样的问题,那他们工地就“铁定要扣分”了。
从2021年以来,为了将信用监管手段引入城市管理全领域,宿迁市在总结沿街商铺“信用承诺+契约管理”工作的基础上,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管理相关重点领域信用监管的实施细则(试行)》,将“信用承诺+契约管理”模式全面向各个重点领域进行拓展延伸,通过核查监管对象的履约践诺情况,进行信用加减分管理,倒逼监管对象落实责任,有效提升了城市治理水平。
其中,以沿街商铺管理为突破口,在“门前五包”的基础上,将环境卫生、市容秩序、餐厨废弃物处置、餐饮油烟防治等4大类75项城市管理事项纳入信用管理范围,并组织环卫保洁、餐厨废弃物收运、餐饮油烟治理等第三方服务主体分别与沿街商户签订信用承诺书和信用化管理合同,明确相关责任,承诺履约,接受信用奖惩。
宿迁市城管局政策法规处负责人唐苏楠以餐饮类商铺举例,店铺需要分别与环卫作业、餐厨废弃物收运、餐饮油烟防治等第三方服务主体签订信用承诺书、信用合同;非餐饮类商铺仅与环卫作业第三方服务主体签订信用承诺书、信用合同。“承诺书”和“合同”明确具体的市容环卫责任,并与商户“信用”挂钩,从而建立诚信守法受奖励、违法违规要处罚的契约关系。截至2022年12月,对市区229条重点道路20201户沿街商铺组织签订信用承诺书20201份和信用化管理合同6.2万份,实现沿街商户100%全覆盖。
此外,为了更好地实现“履约践诺闭环管理”,宿迁市还开发建设了包括GIS分析预警等功能在内的沿街商铺信用信息系统,搭建沿街商铺管理平台,并依托系统自动生成的二维码,统一制作了信用信息二维码载体规范,张贴在商铺店外适宜位置,实行“一户一码”管理,提高信用监管效能和群众参与度。在此基础上,对签订契约的商户,按照“一铺一档”要求,实行“信用积分档案管理”。
围绕“一屏观全城、一网管全城、一端惠全城”目标,开发建设智慧信用管理、智慧信用公示、智慧信用移动管理端等三个运行系统,包含统计分析、GIS分析、监管对象管理、加减分管理、信用申诉、信用修复、结果应用、加减分信息查询等八大功能。每月定期归集监管对象信息,并及时进行积分管理,截至2022年11月,已累计收集23518个监管对象基础数据信息,签订和公示信用承诺书23518份。2022年累计对监管对象实施信用积分处置5512次,其中加分2856次、9113分,减分2656次、9037分。
开展信用加减分管理和信用等级认定,按照守信对象、一般关注对象、重点关注对象、警示对象等四个等级,实施清单式、差别化监管措施。对于等级较低的企业,提高双随机抽查比例、限制享受相关便利等惩戒措施。对于守信人员,减少抽查比例、给予减免物业管理费或物质奖励、授予荣誉等激励措施。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孙旭晖
关键词: 契约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