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即将来临,洪泽湖上的养蟹渔民又忙碌了起来。对于他们来说,经过中秋、十一、元旦几轮售卖,市场上正宗的洪泽湖大闸蟹已为数不多。对于习惯暂养大闸蟹而待价而沽的洪泽湖而言,春节是一年来售卖洪泽湖大闸蟹的最后时机,也是最能赚到钱的时期。
(资料图)
满满的收获——“今年我们赚钱了”
1月17日上午,随着满满一货车4000余斤、价值18万余元的洪泽湖大闸蟹被经纪人运走,泗洪县龙集镇的洪泽湖养蟹渔民朱宝军一颗悬悬的心已妥妥地放进肚子里。这是他今年最后一次出蟹,一年的辛劳换来了满满的收获,喜悦的笑容和幸福的汗水同时洋溢在他的脸上。“我一共承包了138亩养殖塘口,今年总销售额为127万元,除去承包费、苗种、饲料、人力等各类投资成本近100万元,净赚了27万多元,今年在高温、干旱的情况下,我们还能赚钱,实属不易。”朱宝军高兴地说。
来到洪泽湖水产品大市场,这里捞蟹、挑蟹、捆蟹、打包、装车,人声鼎沸、人头攒动,一派繁忙景象。化桂成是这个市场的一位洪泽湖大闸蟹的经纪人。他表示,经他收购的洪泽湖大闸蟹养殖渔民就有50多户,日收购量在3000公斤以上。截至2022年12月底,他门市的洪泽湖大闸蟹批发、零售额已达900余万元,这些收购的大闸蟹主要销往上海、广州、浙江等地市场,而且供不应求。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洪泽湖的养蟹面积稳定在24万亩左右,产量为2.4万吨。由于受到高温、干旱等自然灾害的影响,产量虽然较去年下降了近5%,但产值却上升了8%,总产值达25.4亿元,受自然灾害影响不大的养蟹渔民大都赚了钱,洪泽湖大闸蟹已成为渔民手中名副其实的‘金元宝’!”江苏省洪泽湖渔业协会张玉斌会长说。
杠杠的服务——“幸亏有他们”
2022年,洪泽湖大闸蟹取得可喜的成绩,其实并不容易。去年7、8月份,在洪泽湖大闸蟹养殖的关键时期,养蟹渔民遇到了十年难遇的高温天气,他们中的一部分人因此而损失惨重。得知情况后,江苏省洪泽湖渔业管理委员会办公室立即采取行动,第一时间编印了《高温期水产养殖管理技术要点》,在开展线上线下宣传的同时,组织“蟹博士”志愿者服务队深入塘口,采取针对性措施,最大限度降低了高温缺氧对螃蟹带来的影响,有效降低了死亡率。
“说实话,高温对养蟹影响真的挺大的,我们这有好几家因应对不当而损失惨重,但我却躲过了这场灾害。这主要得益于我经常参加洪泽湖水产养殖技术培训,‘蟹博士’专家还到我们塘口现场指导应对高温天气的方法,如水草种植多样化、打深水井等。扛过高温天,大闸蟹市场价格持续走高,最高的9月份,3两母蟹开价超过100元/斤,是过去的2倍,现在价格也比同期高出20%以上。这就基本奠定了盈利的主基调。幸亏有他们,不然我一定会损失惨重,太感谢了!”朱宝军满怀激动地说。
刘孝珍是“蟹博士”志愿者服务队的队长。他介绍,应对灾害天气影响不是常态,他们更多地把功夫放在了日常服务管理上,比如:大力推广“诺亚1号”“长江2号”等优质新苗种和混养套养等绿色健康养殖技术,配合渔政开展水产品质量安全执法检查,协助养殖企业申报绿色农产品、有机农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推动各类养殖主体纳入追溯信息平台,等等。经过悉心服务,洪泽湖大闸蟹主要乡镇渔业经济进一步壮大,160多养殖户实现“扭亏为盈”,“水瘪子”等病害发生率明显减少,质量抽检合格率100%。
深深的呵护——“这是我们的孩子”
近年来,沿湖各级政府和渔业主管部门坚持生态化方向、战略化推动、标准化生产、品牌化销售,坚持不懈打造洪泽湖大闸蟹区域公共品牌,努力让美滋美味的洪泽湖大闸蟹香遍世界每个角落。
在刚刚结束的首届江苏农产品营销促销大赛上,淮安市洪泽区副区长应磊向评委介绍洪泽湖大闸蟹说:“我们像呵护自己的孩子一样呵护洪泽湖大闸蟹。现实中,我们坚持‘聚资源’‘精定位’‘创模式’‘造矩阵’‘夯基础’‘拓路径’一体推进,高标准建设区域品牌,高起点设计产品策略,高效率拓宽销售渠道,高品位深化品牌传播,高要求强化品牌管理,高业绩提升市场效益,洪泽湖大闸蟹品牌价值高达154.28亿元,位列‘全国区域品牌百强榜’第三十七位,‘中国区域农业产业品牌影响力指数’仅次于阳澄湖大闸蟹名列第二,入选全国农业生产‘三品一标’典型案例、江苏‘三高’农业品牌案例,被评为首届‘江苏省十强农业区域公用品牌’,年产值达20多亿元,品牌溢价增值达3亿元以上,年出口创汇近千万美元,近1万名养殖渔民被带入产业化经营体系,洪泽湖大闸蟹被誉为渔民增收致富的‘金元宝’!”
“从‘国家级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到‘国家级农产品示范样板工程’,到‘中国首届农民丰收节’的‘重头戏’,到入选全国典型案例,再到获得首届江苏品牌农产品营销促销大赛十强,洪泽湖大闸蟹实现了由‘待字闺中’到‘誉满天下’的华丽转身。这背后,不仅彰显了‘好湖好水出好蟹’的生态结晶,更凝结了洪泽湖人对品质的严苛管理,对品牌的精心呵护,对工匠精神的不懈追求!”江苏省洪泽湖渔业管理委员会办公室负责人张胜宇说。
通讯员 陈林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丁蔚文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