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清水秀的江南,自古就是游子心中最深的牵念,是诗人笔下最美的乡愁,是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意象。在这里,文脉、山脉、水文、水韵相互交融、刚柔兼备,历经千年流动不息。你想了解江南文化吗?春节期间,江苏多家博物馆的文物会为你讲述江南的故事,呈现一个鲜活、多面的江南。
“山水舟行远——江南的景观”特展在位于苏州吴中区的吴文化博物馆举办,130多件套文物包含了古代书画、古籍、古琴、玉器、瓷器、陶器、石器、青铜器等,以文物中蕴藏的舟船、山水等水乡符号为主线,串连出一幅山水城市之卷。
炭化稻谷
(相关资料图)
这是新石器时代的炭化稻谷,由苏州草鞋山遗址出土。记者从吴文化博物馆了解到,我国是世界栽培水稻的起源地之一。在距今8000—6000年前我国已有比较成熟的稻作农业,长江中下游的诸多新石器时代遗址中都发现有人工栽培的稻粒,草鞋山遗址就是其中之一。
草鞋山遗址在马家浜文化时期(距今约7000—6000年),地貌类型为高台平原,存在垅岗和洼地,呈丘陵起伏状,分布有河塘、沼泽、小型湖泊和浅水洼地。土壤为粘质土壤,具有良好的蓄水性。优越的自然环境为史前人类种植水稻创造了有利条件。
葫芦形黑衣陶罐
罐作为一种盛器,是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陶器的重要一员,而葫芦形的罐是比较少见的。根据考古资料,早在7000多年前的河姆渡文化罗家角遗址、马家洪文化遗址以及福泉山等良渚文化遗址,均有葫芦种子出土,说明葫芦广泛栽种于史前时代的江南地区。
这件由澄湖遗址出土的罐葫芦形黑衣陶罐,正是这种葫芦栽植情况的体现,开创了后世葫芦形器的先河。
楚王邵戈
戈是一种古代兵器,横刃,用青铜或铁制成,装有长柄。这件戈上铸有铭文:楚王邵之行。
这是什么意思呢?据介绍,楚王邵,即楚康王,春秋时期楚国国君,公元前559年—公元前545年在位,相当于吴王诸樊时期。吴、楚两国间的水战频繁,根据文献记载可以追溯到楚康王时期。
《文献通考·兵》载:“用舟师自康王始”,说的是楚康王十一年(公元前549年)夏,“楚子为舟师以伐吴,不为军政,无功而还”。
楚康王十二年(公元前548年),吴王诸樊伐楚,以报舟师之役。在诸樊率军攻打到楚国的附庸国巢国时,被巢国牛臣用箭射死。吴王诸樊的死也进一步加深了吴、楚两国之间的矛盾,其后对战日趋激烈。此戈正是见证了这段吴楚争雄的历史。
青瓷耳杯及承盘
耳杯,又名羽觞,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一直延续使用至魏晋。吴文化博物馆藏有张陵山西晋墓出土的青瓷耳杯及承盘。
东晋王羲之《兰亭集序》曾记叙道:“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六朝名士曲水流觞所用的器具即耳杯。
求志园图卷
此卷是明代画家钱穀应友人张凤翼的邀请,描绘其家园中春夏之间的景色,卷首有文徵明题“文鱼馆”三字,卷后有王世贞行书《求志园记》。画家从右侧园门画起,以怡旷轩、风木堂、尚友斋为中心,前有庭,后有园,渐次展开。王世贞所撰《求志园记》中采芳径、文鱼馆、香雪廊皆按图可索。这座“旦而旭、夕而月、风于春、雪于冬”的甲第名园,当年文人云集、清谈雅会的盛景似乎随着手卷展开历历在目。
在明代吴门画家的作品中,有许多以他人的庄园、庭院为题材的作品。它们在描绘人造园林真实性的基础上,力图表现园林主人的生活理想,反映他们身居闹市,却追求“与深山野水为友”的操守与志向,这类作品成为吴门画派所表现的一种突出的艺术现象,而钱穀的《求志园图》正是其中颇具代表性的一件。
无锡是江南茶文化重镇。自茶圣陆羽评定惠山石泉为天下第二泉后,泉茶文化自此兴盛。一碗茶汤,孕育出集茶诗、茶文、茶画、茶书于一体的茶事大观,令锡城千古流芳。
春节期间,无锡博物院举办的“来试人间第二泉——惠山茶会人文主题特展”主题特展以“惠山茶会”为主题,联合故宫博物院、南京博物院等全国十余家知名博物馆,近120件展品从人文地理学出发,突出无锡地方特色、弘扬传统文化所蕴含的经典传承价值,让更多观众从中了解我国茶文化史上这一经典雅事。
明代丁云鹏《煮茶图》
明代丁云鹏《煮茶图》描绘的是唐代陆羽煮茶的典故。背景以太湖石点缀,盛开的玉兰树下,陆羽斜倚于紫檀嵌螺钿榻上,目光正专注于面前的竹茶炉。旁有一赤足奴仆正手捧点心盘,另一仆正蹲于地上备水。在榻前的石案上,则放着漆嵌镙钿食盒、白釉茶叶罐、紫砂茶壶、白釉茶盏等茶器,全作极具文人之气,风雅至极。
精美的金银器
无锡鸿山遗址博物馆推出的“世家望族 佳器天成——无锡前房桥明代钱氏家族精品金银器展”,展出金银器制作精美,器物造型生动、写实,展现了民间工匠的高超技艺,代表明代江南地区金银器制作的较高水准,再现了当时人们的富庶生活及生活情趣。
精品瓷器
自1983年宜兴陶瓷博物馆成立以来,有许多有识之士将自己收藏的古代陶瓷或自创的陶艺作品无偿捐赠给陶博馆。在宜兴陶瓷博物馆建馆40周年之际,特意挑选58件捐赠作品举办“建馆四十载,初心今犹在——宜兴陶瓷博物馆历年捐赠(收藏)精品展”,既有古色古香的历史精品,又有美轮美奂的现代佳作,古今交错,中外融合,交织出陶博馆与社会各界携手共进的美好画卷。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杨民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