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期间,江苏多家博物馆都展出了丰富多样的文物,讲述一段段穿越岁月长河的历史往事。那么,你见过3D文物吗?扬州博物馆不仅展出多件精美文物,点击二维码,还可以看到文物的3D效果,让你足不出户尽览文物之美。
(相关资料图)
此竹根雕人物乘船为清代作品。记者从扬州博物馆了解到,竹根船利用天然竹根,因材施艺,雕刻成舟,将支撑于船体中部盘根错节的老根须作为天然船篷,更有繁茂的藤条枝叶披挂覆盖于上,船体显得富丽别致。船中设置童、叟、仕女计五人,或谈笑,或划桨,或远眺,皆神形兼备,竹根船置于木雕波浪纹底座上,似正乘风破浪航行之中,充满动感。
竹根乘船雕刻手法全面、精细、设计得体,不失为一件天然植物形态和人工精心制作的完美结合物,代表了清代扬州竹雕工艺的高水平。
据扬州博物馆负责人介绍,中国古代雕刻艺术匠心独运,心灵手巧的先民们或为了虔诚的宗教信仰、或为了森严的宗法礼制、或为了大众的装饰趣味,利用石、砖、木、竹、象牙、漆器等多种材质,在琢、刻、雕、镂中表现自己对美的理解,在不同的艺术形式中表达对神明世界的向往和对世俗世界的热爱情感。
扬州自古人杰地灵,孕育了极具地方特色的文化工艺体系,“扬州八刻”便是其中的代表。“扬州八刻”是对扬州工艺中所涉及的多种雕刻工艺种类的概称,其材质多样,或牙或竹,或木或砖,以刀代笔,深刻浅雕,将地域的风情与物语融入雕刻之美,令人无限遐思。
此青白釉香薰为北宋之物。记者从扬州博物馆了解,薰为上下对合的球形,薰盖布满“火焰状”镂孔,以子母口与薰体结合,薰体中腹有一道凹状弦纹。高圈足、平底。胎质坚密白细,器内无釉,器外满施青白色釉,釉色莹润如玉。器型美观墩实,为实用器。
据了解,香道始于春秋。春秋时期的楚国,因为楚地潮湿,在室内薰香以除秽、防霉、杀菌。据南朝梁代宗懔的《荆楚岁时记》记载:“端午四民踏百草,采艾以为人,悬之户上,禳毒气”。也就是说在端午节这一天,楚地的普通百姓家里都会在房中烧芸香、挂香囊,以此达到驱虫杀菌、祛除毒气的效果。
宋朝是香文化发展的鼎盛时期。据《梦粱录》中记载“烧香点茶,挂画插花,四般闲事,不宜累家”,这“四般闲事”便是宋代文人精致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四艺”。
从苏轼、曾巩到黄庭坚、朱熹,宋时的文人也毫不吝啬写赞美香的诗文,时不时就有关于香的作品问世。焚香这件事蕴涵着宋朝文人生活的雅致、雅韵,而且不仅佛家、道家、儒家提倡用香,香也成为了普通百姓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在居室厅堂里有熏香,各式宴会庆典场合也要焚香助兴,而且还有专人负责焚香的事务;不仅有熏烧的香,还有各式各样精美的香囊香袋可以佩挂;制作点心、茶汤、墨锭等物品时也会调入香料;集市上有专门供香的店铺,人们不仅可以买香,还可以请人上门作香;富贵之家的妇人出行,常有丫鬟持香薰球陪伴左右;文人雅士不仅用香,还热衷于亲手制香,并且会呼朋唤友,让他们鉴赏品评。可以说,宋朝把香事的日常化、诗意化推到了极致。
此《治平言》雕版刻于明崇祯年代。据扬州博物馆负责人介绍,《治平言》为明代曾大奇撰。该书分经世、主术、辅臣、明法、责成、富国、赋役、兵制、养兵、庙算、马政、言路、资格、核举、听讼、宦竖十六议,其中“辅臣”议分为二篇,总共十七篇。
《治平言》作于明代相对政治清明的万历年间。萧叙曰:“书成于神宗朝,其时治平日久已。”但治平的背后掩藏着危机,曾大奇在一片歌舞升平中敏锐地发现了危机并预祸数十年之后。
《治平言》十七篇涉及治平天下的方方面面,从篇章来看,有明显的政治、经济、军事的划分和由大政及专事的安排顺序,一议一事的格局很明晰。但是其中贯穿着一条主线——神宗朝的政治事实:失去了张居正辅弼的神宗不再信任大臣。由此带来了改革失败、弊端频现,冗官冗兵冗费,文官倾轧、言路混乱,政治失去活力,内臣乱政等一系列问题,国家由盛而衰。虽然每一议有所侧重,但作者的主要观点和思路,篇篇清晰可见。
此辟邪形玉壶为1984年邗江甘泉老虎墩东汉墓出土。新疆和阗(tián)白玉质。造型以一辟邪作跪坐状。右手托灵芝仙草,中部镂空,头顶开圆口,上置环钮银盖。辟邪身刻细圆圈纹、羽毛纹,集圆雕、镂空、浮雕、阴线细刻手法于一体。是东汉玉器的杰作。
辟邪是古代中国民间传说中的神兽,有多种形态,因为这只辟邪的造型像一只长着翅膀的熊,所以也有人称它为“飞熊”。汉代炼丹术较多,因此推测这件玉壶是用来装丹药的。
此錾刻龙纹铜釭灯,1991年出土于邗江县甘泉乡姚湾村之巴家墩的一座木椁墓中,墓主当为西汉昭宣时期广陵国内有很高身份的贵族。
此灯造型属鼎形釭灯类,设计精巧。全器由灯盘、双层灯罩、左右双导烟管和兼有底座与贮水消烟双重功能的三足釜形器四部分组成。在导烟管的两面各以阴线刻饰一条昂首爬升的矫龙纹样,装饰简洁、大方。转动灯盘手柄,可使卡扣其上的内层灯罩的窗口在约150°的范围内随意移位,以此增减通光量。而导烟管的设置,则可使灯油芯或烛炬燃烧时的废气消融于釜形器内的水中,从而减轻了室内的污染,因此也被我们称之为环保灯。
此青釉褐绿点彩云纹双耳罐,1974年扬州市唐城遗址出土。罐直口,卷唇,高颈,鼓腹,平底。肩部置对称扁环形双系,系上饰云纹和“王”字。胎为米黄色,通体施青黄色釉,器身布满纹饰,以褐、绿两色相间的大小斑点组成联珠状卷云图案,每组之间绘莲叶和莲花纹。其形体之大,纹饰之精,釉色之美,是长沙窑罕见的珍品。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杨民仆
关键词: 足不出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