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专业制造挖掘机、起重机等机械设备的徐工集团,以一种特别的方式“参演”了今年春节档热门电影《流浪地球2》。剧中地球联合政府所使用的一系列装载车辆和工程机械,都来自徐工制造。
科技是科幻的基础。众所周知,科幻片的道具需要依据电影的场景、画面需求定制,要有未来感、科技感,通常很难在现有工业水准下实现。依托过硬的技术家底和成熟的产业链配套体系,徐工集团无人驾驶和新能源等超级装备,成为电影的特殊“班底”。这些超级装备的参与保障了拍摄质量,彰显着中国的工业制造水平。正如《流浪地球2》导演郭帆所说,我们在徐工看到了真实的科幻,看到了真正的工业。
科幻是科技的未来。一切的创新创造无不来自想象。从想象力出发,“大胆设想,小心求证”,经由思考实践而生成新的科学认知,进而转变为现实技术。物理学家爱因斯坦,也是小提琴的演奏高手。他曾经坦言:“物理给我知识,艺术给我想象力,知识是有限的,而艺术所开拓的想象力是无限的。”激发制造业未来的发展,需要如电影情节般的漫天想象。今天我们在电影里看到的天马行空的科幻场景、飞檐走壁的“变形金刚”,可能就是未来制造业的现实图景。
《流浪地球2》与徐工集团,可谓强强联合、相互成就。老牌制造企业当“群演”,是电影成功的幕后功臣。以制造业为底色,为高新技术助力,也将成为未来中国科幻电影的重要符号。对于徐工集团而言,这是品牌宣传中的一次新尝试。在新的传播语境下,借力强势IP、在文艺作品中“露脸”是品牌宣传的新方向,对于制造业企业同样适用。从港口、道路、城建等施工现场,到万众瞩目的大银幕,这场跨界联动为老牌制造企业“破圈”提供了更大的平台。
而对于传统制造业从业者来说,《流浪地球2》不仅是硬核科幻片,更像是对那些默默奉献、开拓进取的从业者的一部“赞歌”,它让冰冷的工程机械鲜活、灵动地展现在观众面前,也让中国制造的实力被更多人看见。回想过去,在制造业的国际竞争中,中国制造只是“群演”“无名小卒”。国外制造企业不仅占据了绝大部分市场,还封锁了相关技术,特别是在核心零部件上,中国备受“卡脖子”之痛。不让别人“卡脖子”,先得自己“挺腰板”。从产品技术由国外引进消化吸收,到模仿创新的自主研发,再到掌握关键技术,实现多项核心技术原创突破,以徐工为代表的传统制造企业呕心沥血数十年,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形成了最前沿的全球协同研发体系。
徐工的产业转型发展是江苏制造、中国制造崛起的缩影。强化关键技术攻关,推动科技自立自强,促进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一代代中国科技人和产业人迎难而上、笃行不怠,中国制造业才有了更稳的根基和更广阔的舞台。面向未来,作为制造业大省的江苏,仍要坚定转型升级,努力攻克技术难关、提高产品创新能力、加快实现品牌化发展,助力更多科幻走进现实,让更多的制造企业在更大的平台当“群演”,在未来制造的国际竞争中当“主角”。
(杨丽)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