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近日,“叶圣陶杯”华人青少年作文大赛被指山寨赛事引发舆论关注。调查发现,该比赛是一家名为“北京圣陶文润教育文化有限公司”的企业举办的。该赛事此前使用过“‘叶圣陶杯’全国中小学生新作文大赛”的名称,因与教育部竞赛白名单中的“‘叶圣陶杯’全国中学生新作文大赛”的名称仅一字之差,被认定为不正当竞争。然而,就是这个山寨“叶圣陶杯”,却在6年里举办了34次。
近些年,教育部门为整治竞赛热和培训乱象,建立了“白名单”制度,规定凡未列入教育部《2022—2025学年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名单》的均属“黑竞赛”,所有竞赛结果不得作为中小学生招生入学依据和中高考加分项目。相关规定基本斩断了竞赛与招生、考试、培训挂钩的利益链,面向中小学的竞赛被大幅削减,但包括山寨“叶圣陶杯”之类的“黑竞赛”仍屡禁不绝。目前,“黑竞赛”已形成比较完整的灰黑产业链,一些不具备办赛资质的单位和个人仍以举办赛事为名牟取非法利益,借机大肆收取参赛费、保奖费等费用。
为什么有家长会掏钱?这是因为,尽管目前竞赛与升学已在“脱钩”,但一些人还在打信息差擦边球,反复炒作和贩卖教育焦虑。如,通过给赛事“傍名赛”、冠以“国”字头等手段,制造权威幻象,或通过宣传成功案例,散布和炒作获奖优势,为赛事吸引选手。在升学焦虑情绪普遍“升温”的当下,不少家长会被这些影影绰绰的宣传所蛊惑,抱着“有总比没有好”的观点,期待花钱为孩子增添升学砝码。
更重要的是,尽管有关部门规定了竞赛成绩要与升学“脱钩”,但在实践中,竞赛奖项仍有需求和市场:一些学校和教师为了保证生源,或基于各种利益关联,明里暗里仍把竞赛奖项作为升学依据。比如,竞赛奖项虽然不得作为升学依据,但却可以充实、优化简历,这就使得不少人对“黑竞赛”是否属于营销噱头而捉摸不透,从而抱着盲从心态甘于被裹挟其中。
此前,叶圣陶的曾孙叶刚就曾向媒体痛斥“一张省级证书标价15000元”等赛事乱象,认为一些“黑竞赛”行为“昧良心”、是“丑恶现象”。一些“黑竞赛”不仅增加家庭经济负担,还会加重学生身心负担,对其听之任之,就可能加剧以“应试”为导向的培训,破坏和污染教育生态。
“黑竞赛”屡禁不止固然有家长教育焦虑、轻信盲从宣传等原因,但斩断“黑竞赛”产业链,不能仅指望家长自觉。对借“黑竞赛”扰乱教育生态、非法敛财的违规行为,必须依法严肃整治和取缔。既要建立精准识别和动态监管机制,加强对“黑竞赛”的监管,防止违规竞赛“换马甲”复活,更要严格规范学校各环节招生行为,不打折扣地落实竞赛与升学“脱钩”的规定,从而打消“黑竞赛”的吸引力。
(韩宗峰)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