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瞧,这是刚从德国进口过来的云杉原木。”初春时节,扬州远扬国际码头分外忙碌。刚从货轮上卸下来的一批集装箱整齐地分列两排,箱门已全部打开,一根根圆滚滚的原木截面呈现在眼前。2月10日,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跟随南京海关所属扬州海关驻扬州港办事处货物查验科副科长丁识伯,深入体验海关一线的查验工作。
【资料图】
初春时节,扬州远扬国际码头一派忙碌景象
“咱们得抓紧一点,今天总共有11票木材需要查验呢。”丁识伯说。
原木是一种应用广泛且需求量极大的材料,无论建筑辅材还是家具制造,木材都必不可少。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对木材的需求逐年加大,国内进口木材的产地几乎覆盖了全球各地。这些漂洋过海而来进口原木,进入国门后落地的第一件事就是接受海关的查验。
“海关系统布控的查验指令需要我们一线关员来实施,首要的第一步就是信息的核对,包括货物的品名、种类、包装、标签、数量,再用专门的执法终端拍照上传。”丁识伯介绍道,对于木材的种类,海关人员会格外留意,防止有些人将名贵的木材申报成普通木材,“这种做法一方面可能涉及到偷漏关税,另一方面还可能涉及濒危物种的‘瞒天过海’。”
海关一线关员将货物信息录入执法终端
长期的查验工作让丁识伯等海关一线关员练就了“火眼金睛”,常见的木材通常只需扫上一眼就能辨别种类。此外,海关针对材种的鉴别总结了一套专门的工作方法,如果遇到肉眼无法识别的稀有木材,他们会将采样带回实验室进行进一步鉴定。
原木属于初加工的林业产品,其携带有害生物入境的风险非常高,因此海关查验工作的一个重头戏就是检查其是否携带有害生物。“国外的害虫如果不在口岸上加以拦截和控制的话,进入到国内有可能对我们国家的农林生态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丁识伯解释道,“所以我们的责任,就是按照国家相应的法律法规,以及我们的工作规范来降低有害生物传入的风险、查漏补缺,从而筑牢国门生物安全防线、维护我国的生态安全。”
为了截获到可能存在的有害生物,海关为一线查验人员配备了专用工具箱,起子、凿子、锯子、斧子一应俱全。丁识伯因此笑称自己“和从前的木匠差不多”。而当记者真正体验下来,发现采样着实是一项体力活——发现有症状的木材后,必须用出足够的力气才能撬开树皮或者锯开树干,进而找到藏匿在深处的害虫。“根据有害生物造成的症状,定位到可能所在的位置,选择用起子撬、锯子锯、凿子凿、毛刷刷、镊子夹等方法采集,并暂存到指形管中,带回实验室做进一步鉴定”,丁识伯说。
采集有害生物样品
查验采样不仅是一项体力活,还具有一定的危险性。打开集装箱只能看得到木材的一个端头,想要全面检查就必须将其从集装箱中掏出、摆放到指定监管场所内。粗大的原木堆放在堆场,摞起来能有两三层楼那么高,海关查验人员需要小心翼翼、手脚并用地攀爬上去,才能全方位地检查和采样。
“如果遇到大轮散装原木,则需要我们登上货轮,再爬到木材堆上去做表层检疫查验,那个高度要比这个更高,安全风险也更高一些。”丁识伯回忆道,“如果赶上盛夏,曝晒后的堆场气温接近50℃,头顶烈日一连在这里待上几个小时,对我们的身体也是一种考验。眼下这个季节来查验,其实是比较轻松和幸福的事。”
海关一线关员手脚并用爬上高高堆起的木料
采集到的有害生物样本基本无法用肉眼鉴别种类,丁识伯和同事会将其带回植物检疫实验室,放到显微镜下进一步观察其特征。通过第一时间接样、第一时间进行鉴定、第一时间出具结果,为现场的执法把关提供有力技术支撑。海关在筑牢国门生物安全防线的基础上,使货物的通关时长得到了尽可能的压缩,从而缩短了货物流转的周期。丁识伯告诉记者:“像今天这样的查验工作,无论是节假日还是周末,只要企业有需求,我们都会竭尽所能保证货物的通关效率,绝不延误任何一票,从而为我们江苏外向型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海关一线查验人员的坚守和付出,把牢了国门生物安全关口,换来了江苏外贸“血液循环”的畅通和提速——2022年南京海关从进境货物中截获各类有害生物1672种,153743种次,连续14年位列全国海关第一,有效防范了外来有害生物入侵、强化了生物安全管理;2022年江苏进出口规模再创历史新高,全年实现外贸进出口总值5.45万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4.8%,占同期全国进出口总值的12.9%。扬州海关关长唐仁军表示:“今年开春以来,海关正在进一步加大惠企力度,助力江苏外贸拥抱新领域、勇闯新赛道,助推江苏开放型经济沿着高质量发展的航道破浪前行。”
策划:潘青松 杜雪艳
文字、出镜:陆威
视频:高鑫
包装:穆怀佳
关键词: 血液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