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扬州的甘泉路,很多人都比较熟悉,但如果提到多子街,一般人就不太清楚了。其实多子街曾是甘泉路的一部分,在1951年的拓宽工程中合并为甘泉路。那么多子街是什么意思呢?
据《江苏名街》(魏星、潘君明、周锦著)一书介绍,多子街,原名缎子街。明清时期,这条街位于扬州新城,正对扬州旧城的小东门。清代盐业和漕运的发展,推动了扬州商业和手工业的兴盛。为了适应富商大贾穿着的需要,这条街两侧集中了众多的绸缎铺,所以称为缎子街。
(资料图)
然而很多人认为“缎子”音同“断子”,听上去非常不吉利,都不愿意到缎子街来开店铺做生意,一度导致街市冷落。据说后来有一个富商给女儿准备出嫁的衣裳,要家里人到缎子街上买绸缎。
为忌讳“断子”二字,他有意吐字不清。家人顺着他的意思问道:“是不是去多子街?”他连忙点头说:“对,多子街!多子街!”在吃喜酒时,他将自己有意改称街名的事对亲家公说了。结果不仅亲家表示满意,前来参加婚礼的人也一致夸赞改得好。从此,多子街就被喊出名了。
古代迎亲的花轿。出自《江苏名街》
为讨个吉利,大家纷纷去多子街扯布剪绸。在嫁娶等喜庆的日子里,新娘的花轿还要特地绕道多子街,以求婚后早得多得贵子。每逢良辰吉日,多子街上花轿南来北往,人声鼎沸,把整条街道堵得水泄不通,绸缎庄的生意也因此繁荣起来。
清代中叶,扬州城不仅经济之繁荣为全国之首,还引领着当时社会的时尚潮流。扬州的衣着大多崇尚新样,每每有新货到时,都先归总到绸缎庄,然后统一发到下面各个商铺。
据《扬州画舫录》记载:“多子街即缎子街,两畔皆缎铺。扬郡着衣,尚为新样。十数年前,缎用八团,后变为大洋莲、拱璧兰颜色。在前,尚三蓝、殊、墨、库灰、泥金黄。近用膏梁红、樱桃红,谓之‘福色’。以福大将军征台匪时,过扬着此色也。”十数年中风尚多变,由此也可见扬州当时的尚新风气。
曾经的景扬楼。出自《江苏名街》
多子街还有一座百年老字号景扬楼,它创建于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由御厨王钰发继承父业而建,以“景以文传,文以景扬”命名。景扬楼建成后,成为维扬菜的续承者和发扬者,声名鹊起。民国时期,因为当时政界要人的频频光顾,景扬楼更加名声大噪。新中国成立后,为响应国家开发大西北的号召,景扬楼整体搬迁至兰州,后来成为兰州仅有的两家“中华老字号”之一。
另据扬州市档案馆相关人士介绍,古代扬州,为了防火,很多街巷都设有水仓。据记载,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城内多子街发生过一场大火,造成财产损失严重。当时久居埂子街的徽州人余观德,专致于慈善福利事业,始创救火会水仓。这也是扬州最早设置水仓的地方,设有水仓井两口,防火水缸多只。
多子街(如今的甘泉路40号)还有一幢民国建筑——蒋记盐号。业主为蒋益齐,生于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年轻时到淮北盐商家学徒,中年自己独创“福和恒局”,并在连云港拥有众多盐池,小有发迹,在扬州购风箱巷、皮市街、蒋家桥等房产。在多子街临街置商业用房两处,作为自家盐局的营业用房,称“蒋记盐号”;民国初年,蒋益齐请扬州著名营建商王世贵负责重建。王世贵特意到上海考察,绘制门楼式样,返扬后按图施工,建成了一座中西合璧的门楼。由于时运不济,盐业凋零,不久盐号倒闭。房屋坐北朝南,大门南向甘泉路,门楼上嵌砖雕“大本营”三字。现辟为服装店铺。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杨民仆
“寻迹江苏老地名”专栏由新华日报和江苏省地方志办公室联办,在《人文周刊·文脉》版、“方志江苏”微信公众号、交汇点文化频道、“紫金文艺头条”微信公众号推出,邀您撰文探索江苏各地的地名文化,共同讲述地名背后的蕴藏的江苏故事(投稿信箱:454891013@qq.com)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