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长江在江苏境内蜿蜒430余公里,供应了全省八成生产生活用水,江苏是全国拥有长江岸线最长的省份。2021年3月1日,我国首部流域专门法律——长江保护法正式颁布实施。两年来,江苏更大力度重塑“江”与“人”的关系,“江豚逐浪”的场景不断上演。2022年,长江江苏段干流水质连续5年保持Ⅱ类,主要入江支流水质优Ⅲ比例达100%,全面消除劣Ⅴ类断面。长江保护法实施两周年之际,新华日报·交汇点派出多路记者,分赴各地采访,请看他们从现场发回的精彩故事。
无边江景一时新,初春的江边芦苇摇曳、白鹭翩跹。位于常州滨江经济开发区的长江大保护法治宣传教育馆又开始新一年的“迎来送往”,不时有市民群众、学校师生来到这里进行普法教育、观光游憩、亲江护江等一系列活动。
这个全国首家长江大保护法宣教育馆,是在一家腾退化工企业旧址上改建而成,并成为常州滨开区近年来长江大保护工作的“亲历者”“见证者”——三年前,从这里远眺,目光所及之处还是林立的化工企业、扎堆的捕鱼船,如今已经完全被水清岸美的滨江生态廊道替代。作为常州唯一的临江板块,滨开区紧紧围绕“破解化工围江、打造常州样板”任务,坚持把长江大保护作为“一号工程”,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实现沿江生态本质改善、产业发展优化重组和新旧动能接续转换,有力推动了沿江地区绿色高质量发展。
(资料图片)
一连串数字,佐证了滨开区的绿色旅程。近年来,滨开区累计安全拆除化工企业45家,实现沿江一公里范围内低质低效化工企业“清零”,其中不乏多家年销售超15亿元企业;有效削减废水排放量502.6万吨/年、能耗折合标煤18.98万吨/年、挥发性有机物排放460.4吨/年。2020年以来,滨开区全面实施长江岸线连片复绿,累计复绿超3300亩,生态岸线跃升至80.6%,位列全省第一。
在大力腾退落后产能过程中,滨开区还科学制定出台了《化工企业安全关闭基本要求》《化工企业安全拆除现场第三方监督管理服务规范》等地方标准,形成化工企业关闭腾退全流程闭环的“常州经验”。
还长江水清岸绿,滨开区各项经济指标却不降反升。得益于不断推动产业转型升级,2022年,滨开区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30.35亿元,同比增长4.3%;完成工业总产值1055亿元,同比增长15.9%;完成工业销售总量1053亿,同比增长18.3%;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5.5亿元,同比增长25%,成功迈入“千亿园区”。此外,亩均税收实现质的飞跃,滨开区新材料产业园45家主要生产企业实缴税金从2019年的10.87亿元增至2022年23.5亿元,全年亩均实缴税收也从2019年11.1万元增至2022年36.7万元。在这些亮眼数据的加持下,滨开区实现了省级经济开发区中排名的大幅跃升,当前排名已上升至第24位,较2020年排名上升25位,创历史最佳。
数据背后,是滨开区近年来聚焦新材料、新医药两条产业主线,在项目招引、产业转型、科技创新等方面综合发力的成果。2022年,滨开区新材料产业产值达573.3亿元,同比增长26.8%,新医药产业产值达175.2亿元,同比增长152.1%,“东方碳谷”“创新药谷”产业地标持续擦亮。
在园区智慧化监管方面,滨开区同样硕果累累。2022年,滨开区新材料产业园成功摘得极具含金量的全国“智慧化工园区”“绿色化工园区”双称号,在全省推广“盛瑞工作法”,建成标杆示范企业15家,化工园区连续四年未发生生产安全事故。
潮起滨江天地阔,奋进有为正当时。在长江保护法的护航之下,长江常州段的江畔满眼翠绿,春光正好,亲水步道蜿蜒曲折,市民们散步锻炼,孩子们快乐奔跑。常州滨江经济开发区相关负责人表示,站在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滨开区将一如既往贯彻实施好长江保护法,勇挑大梁、勇立潮头,勇当沿江高质量发展和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的“拓路先锋”。
通讯员 施俭娣 杨波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陈澄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