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惊蛰时节,春气萌动,大自然有了新的活力。具体有哪些特点呢?我们可以从诗词中来品读。
一雷惊蛰始,万物齐生长
惊蛰到,闻春雷,惊百虫。古人把一年的十二个月都对应一卦,卯月(含惊蛰和春分两个节气)对应的卦象就是天上开始打雷了。西汉戴德《大戴礼记·夏小正》曰:“正月启蛰,言发蛰也。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元代吴澄《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亦有类似描述。
(资料图片)
实际上,昆虫不一定“听”到雷声,大地回春,天气变暖才是使它们结束冬眠“惊而出走”的原因。中国各地春雷始鸣的时间早迟各不相同,“惊蛰始雷”的说法,与长江中下游以南地区的气候规律相吻合。
宋代范成大《秦楼月·浮云集》说:“浮云集,轻雷隐隐初惊蛰。初惊蛰,鹁鸠鸣怒,绿杨风急。玉炉烟重香罗浥,拂墙浓杏燕支湿。燕支湿,花梢缺处,画楼人立。”
随风聚集的云朵,春雷阵阵,响声由远及近,风越来越急,吹得路两边的柳树、杨树东摇西晃,“春雨贵如油”,鹁鸠预感到春雨将至,叫声越来越大,这是一幅美好的惊蛰春雨图。
惊蛰春耕图
元代仇远的《惊蛰日雷》:“坤宫半夜一声雷,蛰户花房晓已开。野阔风高吹烛灭,电明雨急打窗来。顿然草木精神别,自是寒暄气候催。惟有石龟并木雁,守株不动任春回。”
半夜响起一声春雷,清晨一看沉睡的昆虫已经苏醒,娇艳的花朵也悄悄开放;回想昨夜:电闪雷鸣,疾风呼啸吹打着窗户,以至于将放在桌子上的烛火都吹灭了。草木似乎都变得精神抖擞,只有那石龟和木雁,还静静地呆在那里,等着春天的到来呢。这就是惊蛰节气的特点:雨骤风急、电闪雷鸣以及草木萌发、春回大地。
惊蛰分为三候:“一候桃始华;二候仓庚(黄鹂)鸣;三候鹰化为鸠。”这是桃花红、梨花白,黄莺鸣叫、燕飞来的时节。
唐代元稹《咏廿四气诗·惊蛰二月节》:“阳气初惊蛰,韶光大地周。桃花开蜀锦,鹰老化春鳩……”
惊蛰时节阳气上升,弥漫了大地。桃花如同蜀锦,多姿多彩,绚丽绽放。天空翱翔的老鹰,知趣地离开,取而代之的是树梢上飞来的春鸠。惊蛰,不但叫醒沉睡的小动物们,也唤醒诗人们的灵感与才情。
惊蛰前后,各地天气已开始转暖,雨水渐多,大部分地区都已进入了春耕。
唐代韦应物《观田家》:“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丁壮俱在野,场圃亦就理。归来景常晏,饮犊西涧水……”春雨一下,草木便欣欣向荣地长了起来,一声春雷,万虫惊动,种田人家又开启了一年忙碌不休的耕种。
古代写惊蛰的诗,大多是描述所见所闻,但也有一首叙事诗,是作者展开丰富的想象,描写了一个神奇的故事。那就是唐代贾岛的《义雀行和朱评事》:“玄鸟雄雌俱,春雷惊蛰馀。口衔黄河泥,空即翔天隅。一夕皆莫归,哓哓遗众雏。双雀抱仁义,哺食劳劬劬。雏既逦迤飞,云间声相呼。燕雀虽微类,感愧诚不殊。禽贤难自彰,幸得主人书。”
从题目来看,这是一首和诗,一位姓朱的大理寺官员是贾岛朋友,记述了一双燕雀的义举故事,原诗轶失,贾岛读后非常感动,于是赋诗相和。
“玄鸟”是传说中的神鸟,这里指燕子。这首诗讲述了麻雀养育失去父母小燕子的故事:惊蛰以后,春雷惊醒了那些蛰伏的昆虫。有一对燕子,从遥远的黄河边衔来泥巴筑巢,完了立刻飞向天空继续寻找。可是有一天,它们却没有飞回来,唯独留下一窝幼小燕子在凄惨地鸣叫。这时候,一对麻雀出现了,她们把小燕子当成自己的孩子,不辞辛劳地哺育。小燕子长大后,在天空中自由翱翔,燕雀之间相互鸣叫,声透云霄,相亲相爱。
燕雀虽然很微小,并且是鸟类,然而诗人看到燕雀如此情形,自感不如。鸟类自己不能彰显表扬,幸亏有主人(朱评事)把这些事迹讲述出来,让更多的人了解,鸟类也有如此仁义之举。
这首诗语句浅显而意境深远,燕雀之义举,做出了可能我们人类都很难做到的善行,大爱无疆,令人感动。
这个故事,也许让春天更加充满了温情。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杨民仆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