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初春是个好季节,但气候多变,极易发生“倒春寒”。数九刚尽,这短短两周的时间,不少地方经历了从冬天到夏天,一夜又入了冬的转变。历史上描写倒春寒的诗句很多,但你会发现,不少诗词的结尾都一扫阴冷的气氛,似乎看到了温暖的阳光,心情也变得开阔了。
倒春寒诗词中最有名的莫过于李清照的《念奴娇·春情》:“萧条庭院,又斜风细雨,重门须闭。宠柳娇花寒食近,种种恼人天气。险韵诗成,扶头酒醒,别是闲滋味。征鸿过尽,万千心事难寄。楼上几日春寒,帘垂四面,玉阑干慵倚。被冷香消新梦觉,不许愁人不起。清露晨流,新桐初引,多少游春意。日高烟敛,更看今日晴未。”
这是李清照早期的作品。宋徽宗政和六年(1116年),三月(阴历)初,丈夫赵明诚外出,她深感寂寞,在满怀思念之时创作了这首《念奴娇》。在一片萧条的景色之中,词填好了,酒也醒了,但闲愁无法排解。心中的思念无法寄给远行的丈夫,她只好慵倚栏杆。最后几句,景色和心情突然发生了变化,“清露晨流,新桐初引”,庭院中的春色原来是如此醉人啊。从“重门须闭”“帘垂四面”,至此帘卷门开,顿然令人感到一股盎然生机。新春的可爱,让人产生了游春心思。结尾两句最为佳妙:天已放晴,却担心是否真晴。其实她相信阴冷天气会尽快结束,放晴天气会早日来临,也隐含着对丈夫早日回来的期待。
南宋初年诗人陈与义创作了一首七言绝句《春寒》:“二月巴陵日日风,春寒未了怯园公。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蒙蒙细雨中。”
这首诗作于宋高宗建炎三年(1129年)。当时,南宋朝廷初建未稳,风雨飘摇,金兵南下,大有席卷江北之势。作者被迫避乱到岳州,借住在郡守王接后园的君子亭,自号“园公”。这一年春二月(阴历),诗人看到园中独立于春寒细雨中的海棠,不由得感物起兴,推人及花,写下了这首诗。
前两句写二月里风雨凄凄,春寒料峭;但后两句笔锋一转,写园中的海棠冒雨盛开,给作者以启迪和鼓舞。作者其实是借海棠来咏志,将自己的风骨、品格融入对海棠的描写中。
唐代徐凝的《春寒》:“乱雪从教舞,回风任听吹。春寒能作底,已被柳条欺。”漫天飞舞着雪花铺天盖地;寒风肆意着呼号。但如此恶劣的“倒春寒”又能够怎么样呢?可以清晰地看到春色悄悄把柳树枝条染绿了。
此外,如宋代洪朋的“东风不与芳菲便,故作寒霙倍酿春。细草九衢今熨眼,游丝百尺即遮人”,宋代释宝昙的“别院东风料峭寒,春衫已试脱应难。黄昏却傍灯归去,缓约花期几日看”,宋代陈造的“稍稍春光到眼中,冲寒试与小搘筇。杏花已尾樱桃拆,正要深红间淡红”,明代于谦的“东风消尽山头雪,和气挽回天下春。笑杀堤边千树柳,才舒青眼便窥人”等等,这些写倒春寒的诗词,结尾莫不如此。从漫长的冬季步入温暖的春天,中间会遭遇到“倒春寒”“桃花雪”,就像人生的路途中会遇到无数次的困难与考验。作者在写天气的时候,往往把人生的际遇融入到诗词之中,暂时遇到挫折的时候,不要心灰意冷,而是要看到希望,看到不久就会到来的春光。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杨民仆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