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有个栟(bēn)茶镇,地处如东县的西北,西边与海安县的角斜镇相连。关于“栟茶”的起源,有着不同的说法。到了清代,震惊全国的一起文字狱大案就发生在此地。
据《栟茶镇志》记载,传说栟茶由海水冲击而形成陆地。早在唐朝,这里长有两棵苍天大树,一棵是栟树(即棕榈树),一棵是茶树。栟茶时为偏僻邻海小镇,没有什么高大建筑,两棵大树成为当地地标。渔民出海捕鱼归来,都望着两棵大树,驶入港口,回到栟茶。久而久之,又有不少人在两棵大树下摆摊卖货,形成市场,于是原有的渔民与后来的商民在此搭棚凿井,安居乐业,并将此地定名为“栟茶”。
“《栟茶镇志》关于栟茶起源的记载可能只是传说,这里最早的名称并不是叫栟茶。”栟茶文史专家沈小洪如是说,“最近几年,我查阅大量史料,目前所见众多书籍中,栟茶最早的记载见于宋代文献。南宋《宋会要》称呼此地为‘拼搡’或‘拼桑’。宋代栟茶地区官员宋伯仁所著诗集中,又有诗作名为《拼桑得替题道院》。可见若以史料支撑为前提,栟茶初名为‘拼搡’或‘拼桑’。‘拼’应为刻字讹误,当作‘栟’字。‘搡’指采桑果;‘桑’通‘槡’,总而言之,两种写法都离不开桑树。其实,由于烧盐及海岸线的移动。栟茶的区域位置是移动的。起初栟茶位于今天海安镇附近,此地自古以来种植大量桑树,人们以养殖蚕桑为业。”
【资料图】
栟茶地名起源于两棵大树,一棵栟树,另一棵是桑树。那么日后,为何要改名“栟茶”呢?南通江海文化研究会理事彭伟解读道:“如泰方言中,‘栟桑’读音近似奔丧,民间人士会觉得不吉利。栟茶地点经过变迁后,位于海中北沙南边,故又名‘南沙’。南沙有淡水,温度也适宜,故而茶树因地而生。加上栟桑不及栟茶好听又雅气,因此更名‘栟茶’。”多年来,每逢植树节,栟茶人民都习惯种植大量新茶树,建设绿化,保护环境,造福人民,也不辜负家乡与树有关的美丽名字。
因为沙上人家大量种茶,结合南沙周边环海,栟茶除了“南沙”的别名外,还有“茗海”或“茶江”。
据彭伟介绍,至今栟茶还流传着“南沙西北东月庙”的说法。清朝,栟茶又设有名震一时的“南沙书院”。缪氏是栟茶望族,走出缪文功、缪天魁等历史名人。时至今日,缪氏族人过春节都习惯贴上对联:“脉传东鲁,支甲南沙”,抑或“兰陵世泽,茗海家声”。
此外,栟茶曾经有座“一柱楼”,因为这栋楼中间有一根柱子,各梁都架在这根柱子上,所以叫做一柱楼。楼的主人叫徐述夔,清代四大文字狱之一就与他有关。
徐述夔在乾隆三年(1738)考中了举人,根据规定,中举的试卷要送到京城礼部复审,徐述夔的试卷中有“礼者,君所自尽也”的句子,礼部认定是对君“不敬”,取消了他考进士的资格。徐述夔从此心灰意冷,躲进一柱楼里著书立说,写下了《一柱楼诗》《五色石传奇》等诗文和小说。
徐述夔在乾隆二十八年(1763)去世,儿子徐怀祖为了告慰亡父,把徐述夔的作品刊刻出来。到了乾隆四十二年(1777),徐怀祖也去世了。当地徐、蔡两姓为大姓,两家闹了矛盾,蔡家的蔡嘉树怀恨在心,向当地政府告发,认为《一柱楼诗集》中有“诋毁本朝”之话。当时乾隆正在查缴“违碍书籍”,乾隆认为其所作诗词语多愤激,应当重治其罪。
乾隆四十四年(1779),此案判决,结局让人唏嘘不已。徐述夔、徐怀祖因为已去世,被剖棺戮尸,枭首示众;徐述夔的两个学生徐首发、沈成濯因为此书校对被斩首;徐家的男丁,年龄超过16岁的全部斩首,16岁以下的男丁及女眷全部赐给功臣之家为奴。涉及到的官员如两江总督、江苏巡抚、江宁藩司、扬州知府、东台知县等被处死刑、革职或者流放。案件牵涉之广,震惊天下。
原任礼部侍郎加尚书衔的沈德潜,曾是乾隆的宠臣,已经死去多年。因为他替徐述夔作过传,并称徐的品行文章都是榜样,也被革去官职谥典,并且破棺碎尸。
原告蔡嘉树,乾隆说他早就知道这诗集并不呈控,只是因为有了纠纷才告发,功过相抵,落了一个害人并不利己的结果。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杨民仆
图片由彭伟提供
“寻迹江苏老地名”专栏由新华日报和江苏省地方志办公室联办,在《人文周刊·文脉》版、“方志江苏”微信公众号、交汇点文化频道、“紫金文艺头条”微信公众号推出,邀您撰文探索江苏各地的地名文化,共同讲述地名背后的蕴藏的江苏故事(投稿信箱:454891013@qq.com)。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