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徐福带三千童男童女赴日本是个传说,但是日本人身上流淌着先秦和秦汉时期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移民的血脉,却是一个事实。3月20日,在南京市博物馆(朝天宫)“千年文都 典范城市——南京历史文化名城四十周年展”的专家讲座中,南京大学历史学院考古文物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张学锋在《另眼相看:使者眼中的南朝都城——建康》演讲中讲述了古代百越人与今天日本人的关系。
中国与日本尽管远隔大海,但在古代彼此之间的交往远比今人的想象要丰富得多。根据史料记载,在中国的六朝时期,倭五王遣使来朝就达10次之多。
讲座中,张教授表示,最早对倭国地理位置、风土人情、物产等进行记载的是陈寿所著的《三国志》,其中三十卷《魏书·东夷传·倭人》中称:“倭人在带方东南大海之中,依山岛为国邑。旧百余国,汉时有朝见者……男子无大小皆黥面文身。夏后少康之子封于会稽,断发文身,以避蛟龙之害。诸国文身各异,或左或右,或大或小,尊卑有差。计其,当在会稽、东冶之东。”
倭人男子无论年纪大小都黥面文身,这一习俗与中国古代东南地区吴越先民的文身习俗有一定的文化源流关系。因为古越人虽然号称是夏后少康之子“封于会稽,断发文身以避蛟龙之害”,但这也是一个传说,古百越人作为土著,广布于中国大陆的东南部及南部,而断发文身正是越人的习俗,作为越人的后代,今台湾岛上的高山族、海南岛上的黎族等族群依然保持着断发文身的习俗。
除了自称始祖是夏后少康,倭国人还自称是太伯后裔。《晋书》卷九十七《四夷传·倭人》里写道:“男子无大小,皆黥面文身,自谓太伯之后,又言上古使诣中国,皆自称大夫。”在文献记载中,太伯是周文王姬昌的伯父,了解到父亲想传位于三弟,于是和二弟仲雍从陕西一路向南到达吴地,成为当地人的首领,创立了吴国。随着吴和越之间的融合,后人统称为吴越。
早在先秦时期,中原文化崛起,人口向南方扩张,吴越人的生存空间受到挤压。吴越之争、楚国势力的东下及秦朝的统一,一次次的社会变动,迫使东南沿海的吴越人一批批地向海外迁徙,甚至今天太平洋上一些岛屿上的居民都是百越人的后代。在此期间,有一部分吴越人远渡重洋到达朝鲜半岛西南部及日本列岛。这在考古上也有证据,例如,日本佐贺县吉野里弥生时代的干栏式建筑与浙江河姆渡文化中被复原的干栏式建筑,也就是吊脚楼,如出一辙。
不仅如此,吴越人的迁徙还实现了水稻的传播。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5世纪吴越战争时期,日本稻作痕迹出现;公元前4世纪楚灭越,稻作遗址发现地点增多;公元前3世纪秦统一,稻作规模大幅度扩大。到了古坟时代(250年—592年),整个日本都完成了水稻传入、普及、发展的社会进步跃迁。从种种证据来看,日本的稻作文化与中国古代的吴越文化有着深刻的同源关系,学界普遍认为今天的日本人身上有中国古代吴越人的基因。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张洁茹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