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汇点讯 一人两次参加殿试,第一次考中探花,第二次考中状元;一人先考中武解元,又考中文解元……大多数人对于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中的文举了解较多,对武举了解相对较少。近日,在中国科举博物馆上举办的《武举名人与趣闻》讲座上,盐城师范学院教授许友根讲述了中国武举的历史和奇闻趣事。
【资料图】
清代外场(技勇:弓、刀、石)三项考试图。
在古代科举制度中,文人可以通过考试博取功名,武人也可以通过另外一种科举考试——武举获得功名。武举创始于唐武则天长安二年(702年),废于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前后延续近1200年。武举的兴盛是明清两代,和文举一样,武举考试大致分为四个等级进行:童试,在县、府进行,考中者为武秀才。乡试,在省城进行,考中者为武举人。会试,在京城进行,考中者为武进士。殿试,皇帝为主考官,共分三等次,称为“三甲”。一甲是前三名,即状元、榜眼、探花。
“一个人怎么能参加两次殿试呢?武举考试中还真出现了这奇特现象,史上唯一。”许友根说。
清朝乾隆十七年(1752年),山西阳曲人马瑔曾考中一甲第三名武进士,即探花,授任二等侍卫,后来出朝担任福建抚标右营游击。由于和同事有了矛盾,两人打架,都掉进护城河里,影响很不好,朝廷下令,革除两个人的职务。
到了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他改名为马全,又重新参加科考,先是参加乡试,考中举人。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马全参加殿试,乾隆还将他认了出来,马全当即叩头谢罪,讲明原委。乾隆并没有追究,反而将他点名为一甲第一名武进士,授任头等侍卫。
一个官居从三品的游击,职位已经很高了,但只要有过错,造成社会影响,就需要承担责任,可能会削职为民。当然有过错并被处分的官员,改过自新,仍然可以得到重用。这说明当时朝廷包括皇帝主要还是看重成绩。
据清代钱泳《履园丛话》卷十三记载:“泰州刘荣庆、刘国庆同胞兄弟为武状元,古今未闻,亦为熙朝(指兴盛的朝代)盛事。”这创造了中国科举史上绝无仅有的佳话。
刘荣庆、刘国庆兄弟二人分别于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先后高中武状元。据民国夏兆麟《耐庵丛刻》中记载,刘荣庆将一块三百斤重的大石捧起来放到膝盖上,用毛笔在上面写下“天子万年”四个大字,然后从容不迫地把石头放还原处。乾隆十分高兴,当即钦定刘荣庆“文武兼资,宜其大魁天下也”。刘国庆殿试的时候,乾隆想起前科状元刘荣庆,问大臣曰:“刘氏何德而遂至此?”大臣答:“刘氏同胞状元,此主上之福,非刘氏之私幸也。”乾隆听了非常高兴,终以状元点了刘国庆。
而明朝的熊廷弼早年考中湖广武举乡试解元,由于受到上级的呵责,于是愤而又参加了文举,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为文举第一,第二年,又考中进士。清代平步青撰的《霞外捃屑》记载:“三元天下有,两解世间无。”这是熊廷弼家中的一副对联,意思是:连中三元的文人士子,古往今来有很多;能中得文武两解元的,世间只有我熊廷弼。
武举石(中国科举博物馆藏)。
据学者统计,科举时代大约选拔了10万余名进士,其中武科进士有1.5万人左右。因为资料缺失,唐代武举只考证出23人,宋代2300余人,元代未设武科,明代4000余人,清代8000余人。
为什么一般人知道文举较多,了解武举较少呢?许友根表示,古代自两汉开始出现“重文轻武”的社会倾向,因为皇上都担心武将拥兵自重,到了宋代愈演愈烈,以至出现了“衣冠文士羞与武夫齿”的现象。两宋以降,“文弱书生”开始成为读书人的代称,致使武举出身的人往往仕途不顺,武举在社会和政治上的影响力远不如文举。史籍中记载不多,武人的作品也很难像文人的著作那样广为流传,所以普通读者对他们也就知之甚少。但朝廷通过武举考试,选拔出了具备一定战斗能力和管理才能的人才,这些人成为军队和政府的中坚力量,为国家安全作出了贡献。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杨民仆
图片由许友根提供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