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实施教育惩戒,教师 “戒尺”为何难举?
来源:科技日报 发布时间:2023-04-20 14:43:36

这两日,济南市高新区实验中学一老师在课堂上体罚学生的视频在网上刷频,引发了公众对于教师如何合理用好“戒尺”的热议。而在上个月,泰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布了一起市民状告泰州市某公安分局不履行法定职责案件,用判决为教师合理使用教育惩戒权划出了“标尺”。

中国传统教育理念中,严是亲、宽是害,举起“戒尺”并不会存在违法的隐忧。但在当前教学管理中,教育惩戒权越来越面临落实难,其中最为困难的是教师怎样使用惩戒权才不失度。即使有明确司法判决,教师举起“戒尺”依然顾虑重重。

用判决让教师敢管愿管善管


【资料图】

“法官,请看我提供的这些证据。我女儿的班主任不仅让我女儿罚抄、罚站,还无缘无故把我女儿的班长职务都给撤销了。同学欺负她,老师竟然恐吓、威胁,甚至非法拘禁她,报警也没用,请法院为我女儿主持公道!”

泰州这起案件,最初起源于同学间的小矛盾。在班主任眼里,小杨原本是成绩优异的“三好学生”。随着课业加重,小杨逐渐跟不上学习节奏,经常迟到早退,还多次与同学发生矛盾,甚至警方都介入了两次。考虑事情在学生中的不良影响,学校将小杨“三好学生”宣传照从公示栏撤掉。这一教育惩戒行为,让小杨和父亲老杨十分不满,后者多次找学校理论。特别是小杨因无法安心学业中考失利后,老杨认为学校滥用教育惩戒权,有体罚学生行为,遂报警要求予以处理。当地派出所接警后调查认为,老杨反映的情况不属实,对其进行了劝导。老杨却觉得公安机关的处理方式是行政不作为,于是诉至法院。

老杨在法庭上气愤难平。在他看来,小杨从小乖巧听话,近期学习遇到困难,班主任不仅没有提供帮助,还无故进行惩罚,激起孩子逆反心理。在学校看来,收到家长投诉后多次作解释,教育主管部门也约谈了学校和老师,但小杨始终对教育局、学校的处理不满意。学校感到无能为力。

受理此案后,主审法官、泰州市法院行政庭负责人蔡鹏多次走访学校,与师生家长沟通。他告诉记者,审理此案关键在于明确学校和教师的行为属于行使教育惩戒权,还是治安违法行为。“我国《治安管理处罚法》规范和调整的对象,是平等主体之间违反社会行为规范的行为,它的主要立法目的,是运用行政手段,维护社会治安,保障社会正常秩序。基于教育管理目的行使教育惩戒权是一种教学管理的内部活动,不属于《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制的范畴。”蔡鹏分析说。

随着审理的不断深入,蔡鹏得知,老杨对学校、老师的不满源于布置作业较多;对小杨进行罚抄、罚站等处罚;撤销小杨班长、大队长职务;将小杨“三好学生”宣传照撤掉等行为。结合主观目的和客观外在表现,法官分析认为,学校和老师的行为均是基于教育目的,对违规违纪的学生进行管理、训导,促使学生能引以为戒,认识并改正错误,并未超出教育惩戒的必要限度。故经合议庭讨论后一致认为,教育是全社会的责任,为了国家、民族和人类社会的未来,全社会都应当尊重教师,为教育创造优良环境,不能让教师在教书育人的同时“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对教师的合法正当教育惩戒权,法院应当予以支持。最终,法院依法驳回了老杨对公安机关的诉讼请求。

对蔡鹏来说,该案法律事实清楚,判决起来并不难,难就难在如何真正化解双方矛盾。为更好释法析理,蔡鹏字斟句酌撰写判决书。这份修改了不少于6遍的判决书中,既阐明教育惩戒权是教师基于其职业地位而拥有的一种强制性权利,是维持教育活动正常秩序的需要,对爱女心切的家长的诉求也予以了回应,希望家长能够正确对待孩子的教育需求,正视教育理念的差异性,抛弃对学校和教师的成见,与学校教师充分沟通、共同努力,为小杨营造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成功的教育是否必须使用“戒尺”?

“我们想通过判决传递一种导向,让教师真正敢管、愿管、善管。”蔡鹏的说法,映照了当前教师和学校面临的困境。

“教育包括惩戒,没有惩戒的教育是不完整的。”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高等教育研究所副教授姚荣表示,教育惩戒权是教师及学校对学生实施教育管理的一种保障手段。教师在教育教学和管理过程中,出于维持教育教学秩序的需要,对学生作出必要妥适的教育惩戒,有助于其健全人格的形成。

全国人大代表、盐城市第一小学督导室主任陈宏斌也持相同观点:“没有惩戒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老师应该合理适当的使用惩戒,但也不能随意的、无序的使用,使用惩戒应该只是为学生的成长而采用的一种教育方式。”

校方和教师也多认为,惩戒权合理使用是必要的。南京某初中班主任程晓(化名)告诉记者,如果老师合理使用惩戒权的话,学校是支持的,“从教学实践角度,教育惩戒目前还是无法替代的。以前的课堂上老师有戒尺惩戒学生,现在如果没有一定惩戒的话,当课堂教学因为某些个别的孩子出现混乱,在口头提醒没有效果的情况下,可能这个课就没办法上下去了,正常的教育活动不能进行下去。”

“其实,家长也很矛盾,一方面希望老师管严一点,另一方面要求不能伤害孩子,无论是身体上还是心理上。”南京市民李女士的孙女今年上幼儿园大班。一直以来,她家的教育理念比较开放,给孩子的压力也不大。她说,孩子平时活泼、乐观,有时候犯点错被老师罚站,还能哈哈笑,所以她也不太在意老师的合理惩戒,更不会上门找老师理论。她认为,教育本身就有惩戒的可能,孩子犯错得到惩戒是天经地义的,问题在于家长怎么看待惩戒的后果。家长如果觉得惩戒得对,就不会去找老师,该怎么消化就怎么消化,但是现实中没有多少家长能做到。“说到底,孩子心大,家长心也就大了。”

南京某小学低年级老师徐艺(化名)说,学校之前是不认可老师对孩子的任何惩戒形式,主要觉得孩子是发展变化的,也不希望引起不好的社会舆论。但自从《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以下简称《规则》)出台以来,学校也理解一线老师管理的难处,以及少数孩子的不良影响。对于老师合理使用惩戒权,目前学校一般是认可的,但多次开会强调,让老师学习使用的“合理合规”。

2021年3月1日起实施的《规则》,首次对教育惩戒的概念进行了定义,明确为一种基于教育目的的教育行为。其中指出,在确有必要的情况下,学校、教师可以在学生存在不服从、扰乱秩序、行为失范、具有危险性、侵犯权益等情形时实施教育惩戒。教育部制定这一规则传递了明确信号:合理的教育惩戒是有必要的。记者采访有关各方,普遍认可这一点。

根据程度轻重,《规则》将教育惩戒分为一般教育惩戒、较重教育惩戒和严重教育惩戒三类,从点名批评、做口头或者书面检讨、增加额外教学或者班级公益服务任务、一节课堂教学时间内的教室内站立、课后教导,直至对小学高年级、初中和高中阶段学生的停课停学等,都被纳入合理范畴。

教育惩戒呼唤家长深度配合

一面是教育主管部门希望将“戒尺”交给老师,一面却是一线的老师们摆摆手、摇摇头,不愿接过“戒尺”。

一位调处过一批教育惩戒案例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不好实施的一大原因是:没有人能说清哪怕一次惩戒是否会给孩子带来不良影响,这导致一些老师心态偏“佛系”,“大家担心的是,万一孩子受惩戒后有什么不良影响,谁也承担不了后果。”据他了解,有些案子中老师虽然实施了合理的教育惩戒,也仍受到批评,甚至抑郁、离职,“这就像中国人做菜,经常说用盐少许,这个量谁说了算?”

镇江市民余斌(化名)的孩子今年上小学四年级。据他观察,孩子的任课老师不会采用高强度惩戒措施,顶多罚站、留堂。“其实,很多老师和家长都不知道教育惩戒的边界在哪,惩戒的度也很难量化。家长一般都会以自己的观感去评判教育惩戒是否过当,而教师也不想激化矛盾,只要学生不在学校里出事,爱咋地咋地。”

姚荣认为,惩戒教育的弱化甚至丧失,与家长学生权利意识的增强、家校关系的变化都有关系。徐艺接触的大部分家长都支持理解老师,但家庭环境千变万化,加上孩子转述不清、家长对老师的不信任以及社会舆论的影响,可能会带来误会,“教育需要多方配合,尤其是家校合力,教师的合理教育惩戒也需要家庭的配合。”

“眼下,很多老师基本不使用惩戒,准确的说是不敢使用惩戒。要改变就需要提高全社会的认知,特别是家长,尤其是祖辈家长的认知。”陈宏斌分析,当前一些家庭比较宠孩子,家庭中基本没有惩戒,教师对这样对惩戒没有认知的孩子轻易也不敢施以惩戒,“事实上,这样温室内长大的孩子缺少对规则的认识、对制度的敬畏,如果出问题,往往是大问题。”

“所以教育的惩戒从某种程度上,不仅仅是教育的问题,更应该是社会的问题,只有提高整个社会对教育惩戒的认知,提高孩子们对规则的敬畏,才能反过来降低需要使用惩戒的情况。”陈宏斌总结说。

合理行权“最后一公里”需更强支撑

《规则》规定了合理使用教育惩戒的情形,明确禁止了七类不当教育行为,但实际运用仍需细化,比如让家长也参与规则的制定。

此前,广州一老师因学生违反管理纪律,以班规为由让违纪学生操场跑10圈,在网上引发争议。姚荣分析,除教师确实涉嫌惩戒失当外,班规的制定没有按照法定程序,家长在事发前并不知道这条班规,导致了严重的家校冲突,甚至法律诉讼。陈宏斌也认为,在接手一个新班级之初,应该和学生制定好相应的规则,并通过家长会等形式,把相关的规则、约定告诉家长,规则在前,惩戒在后,这样也为后续真地要使用相关惩戒提供了依据。

个性化规则应如何制定?姚荣认为,在法无规定的情况下,只要符合教育目的,学校可以明文规定校内相关教育惩戒措施,但在同等情形下设定的相应惩罚不能高于更高级别的规则,“比如对于违规违纪情节较为轻微的学生,《规则》规定一节课堂教学时间内的教室内站立,校规校纪规定的惩罚不能比其更加严苛。”

“创制校内惩戒措施必须由学校会同家长、学生代表共同参与,这一过程本身也是一种法治教育。对教育惩戒问题,家庭、学校、社会必须取得共识,才能取得应有的教育效果。”姚荣对营造社会共识的建议,也是许多人的看法。程晓建议,加大正面宣传和引导力度,让社会公众知道老师合理使用惩戒的益处,同时鼓励老师敢于使用,“不能说害怕家长来找学校,就不管理课堂、不管理作业,这样后果可能是学生也无法取得好成绩。”余斌则直言,“实施首先要解决一个问题:老师惩戒了,谁来兜底、怎么兜底?”

“法院应该依法裁判,保障教师依法正当行使惩戒权。学校不应该将教师推在前面作为‘挡箭牌’,而应该对教师惩戒权的行使,给予充分的支持。”姚荣说,从某种意义上而言,教育惩戒不仅是教育行为,也是一种特殊的职务行为,学校应当积极关注教师惩戒权行使的合法性和正当性问题,积极推动国家有关教育惩戒相关法律规范的落地,解决好“最好一公里”的问题。

教师作为执行者,也要一切从教好孩子出发。从业十年,徐艺不止一次使用过教育惩戒。据他评估,产生了一定的良性反馈。他认为,必要性毋庸置疑,重点是如何把握尺度。“首先,一切惩戒对事不对人,只批评不好的行为,事先也和孩子说清楚,老师惩戒的是不好行为,不是不爱你;其次,惩戒按照法规要求执行,不过线,不说过激言论;此外,惩戒要观察后续效果,及时鼓励。”陈宏斌也表示,对确需使用惩戒的情况,老师应该把“教鞭”高高举起、轻轻落下,且不能带有任何私心,“教育的惩戒,只是对孩子的一种教育方式,不能因为自己的个人情绪、爱好等,甚至为了发泄个人情绪而使用惩戒。”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陈月飞 顾敏 杨频萍 倪方方

关键词: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合理实施教育惩戒,教师 “戒尺”为何难举?

合理实施教育惩戒,教师 “戒尺”为何难举?

这两日,济南市高新区实验中学一老师在课堂上体罚学生的视频在网上刷频,引发了公众对于教师如何合...更多

2023-04-20 14:43:36
天天观速讯丨4·21南京见,密码“1911”

天天观速讯丨4·21南京见,密码“1911”

4月21日至22日,2023中国网络媒体论坛将在江苏南京举行。以“建设全媒体传播体系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更多

2023-04-20 14:58:27
一季度江苏消费品市场实现“开门红”

一季度江苏消费品市场实现“开门红”

交汇点讯1-3月,江苏全省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706 8亿元,同比增长7 8%,增幅好于全国2 0个...更多

2023-04-20 13:47:32
近乎完美,祝贺中国科学家

近乎完美,祝贺中国科学家

4月19日,记者从华中科技大学获悉,该校物理学院引力中心李霖教授课题组的一项最新研究成果,日前在...更多

2023-04-20 13:56:53
523.1亿元!一季度江苏交通“开门红”!:环球新资讯

523.1亿元!一季度江苏交通“开门红”!:环球新资讯

人勤春来早,奋进正当时。一季度,江苏全省公铁水空基础设施建设累计完成投资523 1亿元,占年度投...更多

2023-04-20 12:56:46
当前头条:“一口价黄金”是金店让利,还是“狮子大开口”?

当前头条:“一口价黄金”是金店让利,还是“狮子

“我当时听店员说不到28克,后来一称只有26 5克,一算每克黄金售价居然达到了742元。”近日,有消...更多

2023-04-20 12:44:37
春日江南 纷繁金陵-全球即时

春日江南 纷繁金陵-全球即时

金陵之美,美在花开满城的韵。金陵之韵,韵在古今交融的景。金陵之景,景在人间四月的屏。从互联网...更多

2023-04-20 12:51:27
人民日报关注婚俗改革:婚事简办越来越多成自觉行动

人民日报关注婚俗改革:婚事简办越来越多成自觉行

核心阅读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扎实开展高价彩礼、大操大办等重点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针对婚俗...更多

2023-04-20 12:04:59
世界播报:传媒观察 | 数字化生存时代的信息过剩与选择悖论

世界播报:传媒观察 | 数字化生存时代的信息过剩

数字化生存时代,信息极大丰富,为用户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自主权和选择权。如何对黑云压阵般的海量信...更多

2023-04-20 11:46:19
单颗种植牙价格减半,种植牙价格综合治理今起展开

单颗种植牙价格减半,种植牙价格综合治理今起展开

近日,多地医保部门发布公告,从今天起(20日)落实口腔种植医疗服务收费、种植体集中带量采购、牙...更多

2023-04-20 12:02:31

© 2012-2020 财经快报网 版权所有

网站联系邮箱:435 227 67@qq.com

琼ICP备202200967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