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从南京农业大学获悉,溧阳红灯笼猪已经通过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审定鉴定。目前,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办公室正在对红灯笼猪等13个遗传资源审定鉴定结果进行公示。这意味着,红灯笼猪从“名不见经传”的普通猪跃升为国家级种质资源,从此国家级地方猪资源名录中江苏的品种再增一个。
红灯笼猪为什么能够跃升为“国姓宝猪”?
江苏现代农业(生猪)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黄瑞华教授给出了答案。他说,红灯笼猪,具有性情温顺、高繁殖、耐粗饲、肉质好等特点,主要分布在常州溧阳,当地俗称“溧壳子”“红沙皮”。这种猪生长速度慢,但肌内脂肪含量高,吃起来很香,比较符合江苏人的口味。红灯笼猪繁殖力高,上世纪70年代,红灯笼猪一胎可产仔15至16头,现在一胎产仔数在14头左右,而一般品种的猪产仔数只有10至12头。红灯笼猪毛色纯黑,体型中等偏小,因其腹部呈现红色而得名。最早记录红灯笼猪体型外貌等的文献是20世纪60年代编撰的《江苏省猪的类型》。
【资料图】
红灯笼猪也曾一度濒临灭绝。改革开放前后,瘦肉型商品猪受到溧阳当地养猪户的青睐,红灯笼猪饲养量急剧减少。1977年,筹建溧阳县种猪场,从农户手中选购了40头红灯笼母猪和4头公猪,进行扩群和保种。2012年,红灯笼猪移交给溧阳市乾丰养殖有限公司进行保种。由于非洲猪瘟等多重因素影响,只剩下为数不多的红灯笼猪。目前,红灯笼猪主要在乾丰养殖有限公司集中饲养保存,有种用公猪20多头,7个家系,种用母猪100多头,另在溧阳部分乡镇还有饲养。
在资源保护方面,不同“级别”的猪享受的待遇不同。红灯笼猪养殖历史久,但对其定性问题一直存在争议。1976年第一次畜禽资源调查时,红灯笼猪被划归为黄淮海黑猪品种淮猪类群的山猪的一类,2006年第二次资源调查沿用了第一次的分类思路,红灯笼猪仍然属于“重孙子”辈的猪种,但是红灯笼猪与淮猪(山猪)存在明显区别,红灯笼猪应该是独立猪种。
黄瑞华告诉记者,早在1997年7月的一次会议上,溧阳市种畜场原场长万洪建,就向他提及红灯笼猪归属质疑。但由于当时经费、技术手段等原因,未能帮助准确鉴定,但是黄瑞华心中一直牵挂着这个问题。
为了让红灯笼猪有个准确的“身份证”,黄瑞华团队“确认身份”的工作一做就是26年。在江苏省畜牧总站的推动下,2015年起,团队受邀指导乾丰养殖有限公司做好红灯笼猪的复群工作,并加速了红灯笼猪的研究。通过外貌特征对比、性能测定以及基因组学分析,最终确定,红灯笼猪具备与淮猪(山猪)、二花脸猪、米猪等地方猪种不同的品种进化路线,遗传关系较远,是一个独立形成的地方猪种。
此后,各界对红灯笼猪资源的关注与日俱增。2021年,红灯笼猪被列入《江苏省畜禽遗传资源监测工作方案》监测名单,同年,红灯笼猪保种单位溧阳市乾丰养殖有限公司被列入江苏省省级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单位;2022年,红灯笼猪完成遗传资源省级初步鉴定工作,并被纳入江苏省“十四五”现代种业发展规划名单。
“‘猪粮安天下’,生猪产业是我国畜牧业支柱产业。”黄瑞华告诉记者,加快生猪自主育种步伐,实现种源自主可控,需要像红灯笼猪这样的重要种质资源,这些都可以作为未来的育种素材。即便当下看起来这个资源不够完美,但是也许50年后,现在的缺点就变成了优点,必须好好保护。
南京农业大学动物科学院副教授李平华说,目前,我国绝大部分猪是三元商品猪“杜长大”,由杜洛克、长白、大白三个外来品种杂交而成,市场占有率在90%以上。“杜长大”主要吃玉米和大豆,一旦玉米和大豆进口受影响,那么本土猪种,比如红灯笼猪,因为耐粗饲,可以吃很多其他的饲料,就体现出了优势,有助于我们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
在采访中,记者还获悉了一个“遗憾”的消息:苏州吴江一带的横泾猪,原来是太湖流域的代表猪种之一,曾是原太湖猪的七大类群之一,但在此前资源调查中发现,横泾猪已经找不到了。这也提醒我们,对于一些优质的种质资源,需要未雨绸缪提前加强保护,进而才能更好地开发和利用,为种业振兴增色。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许海燕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