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南京方志史上现存第一部官方主修的府志,《景定建康志》名列二十四本南京传世名著之列,也收入了《江苏文库•方志编》,是研究南京历史无法避开的一本书。近日,由南京市地方志办公室组织,南京师范大学教授李天石整理点校的《景定建康志》出版,从这本书里我们可以更多了解“从前的南京”是怎样的。
景定(1260—1264年)是宋理宗赵昀的第八个年号,共5年时间,此志由马光祖和周应合合作撰修。马光祖曾三任建康(今南京)知府,累12年,《宋史》对他的评价是“威惠并行,百废无不修举”。“他被调任的时候,南京百姓对他依依不舍,声名都传到了皇帝那里。他再到建康时,百姓奔走相告,张灯结彩。由此可见,他是一位政声非常不错的地方长官。周应合则是马光祖的幕僚。”江苏省地方志办公室原研究室主任、多年研究《景定建康志》的吴福林介绍,“主修此志,是在马光祖第二任期间。”
(相关资料图)
为何要撰《景定建康志》?李天石认为与当时的政治形势有关。
北宋靖康之变后,南宋高宗建炎三年(1129年),建康府定为行都。南宋绍兴八年(1138年),南宋朝廷定都临安(今浙江杭州),改建康为留都,仍有帝王行宫在此,成为南宋重要的军事、政治和经济中心。到了景定年间,蒙古对南宋的威胁日益严重,建康是北面的门户,只有加固这道藩篱,才能守住南宋的半壁江山。“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撰写一部系统、完整的建康志书,不仅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而且具有为国家中兴提供政治、经济、军事及文化各方面经验与教训的重大现实意义。”李天石说。
该志之所以堪称名志,首先在于其资料价值。李天石认为该志“保存了大量原始资料,既有涉及国家层面的史料,更多则是关于建康的地方史资料,其中有的史实仅见到《景定建康志》记载。”
比如岳飞南京抗金的事迹,《宋史•岳飞传》记载极为简洁,而《景定建康志》的细节则丰富得多,尤其补充了岳飞对杜充(镇守建康的最高行政长官)的苦谏、对士兵的慷慨陈词、对金兵的伏击过程,岳飞精忠报国的形象更显得光彩照人。
《景定建康志》志中所存的19幅地图(包括后人补入的图),也是现存南京最早的地图。
比如《龙盘虎踞图》,绘制得比较简单,但可以看出南京城的雏形:城墙绕城而建,秦淮河穿城而过,城墙外的山陵多达20多座。从图上可以看出,长江离城池还比较近,如今的河西一片当时还在汪洋之中。秦淮河从东北流向西南,和如今的V字型流向并不相同。《老地图·南京旧影》的编纂者朱炳贵表示,这幅图表示南京风水,属示意图,不可能与实际地理完全对应,但秦淮河入城出城的方位和实地大致还是吻合的。
此外,《宋建康行宫之地图》详细标明了宋高宗时期由南唐旧宫改建的建康行宫布局;《青溪图》是目前仅存的为数不多的详细描绘宋代园林的实景图,是研究宋代园林不可多得的资料;《重建贡院之图》是江南贡院的最早雏形……
以前不少人都认为“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地图坐标体系是清朝末年从西方传入我国的,但从《景定建康志》里的《龙盘虎踞图》《宋建康行宫之地图》等图可以看出,中国地图当时就明确标明“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南京有多种老地图,采用了“计里画方”的方法,就是在地图上按照一定比例绘出方形网格,用来表述图上地理要素的距离与方位。
《景定建康志》和元朝的《至正金陵新志》都有一幅《皇朝建康府境之图》,这两幅地图不只是名称相同,内容也几乎完全一致。前者右上角有“方括十里”四个字,后者图上绘有方格网。
朱炳贵表示,元代的这张图应当参照了《景定建康志》中的图,因此,《景定建康志》中的《皇朝建康府境之图》原来可能也有方格网,后世由于是翻刻,就将这些方格网省略了。假若果真如此,那么《景定建康志》中的这张图就是我国现存最早以计里画方法绘制的地图之一,我国宋朝存世的计里画方地图数量极少,所以非常珍贵。
《建康图》之后所附辨6篇,对丹阳、扬州、金陵、建邺、越台、马鞍山6个地名一一进行辨析,一方面列举了地名由来,另一方面也表达了作者的政治思想。
比如金陵之名从哪里来,书中讲述了三种来历。一是楚威王灭越后,发现这里有王气,所以埋金以镇之,故曰金陵;二是南京地接金坛,其山产金,故名金陵。三是秦始皇认为这里有天子气,于是在山中埋金镇之。
在列举了关于金陵命名渊源后,作者辨析,所谓埋金,都是楚王和秦始皇欺骗老百姓的。他们真实的想法是凿山以泄王气,假说这里埋了金子,迷惑老百姓去挖金子,这样达到凿山的目的。作者最后表达的治国理念是:“惟修德足以永天命,惟施仁足以固人心,惟行帝王之道足以消奸雄之变。圣贤以理御气,大抵然也。”
《景定建康志》中还指出一些地名的错误。比如城南一寺应为“瓦官寺”,而非“瓦棺寺”。“瓦棺寺”这个名字起于西晋,说长沙城角落,陆地生青莲两朵,挖出看一瓦棺,里面有一个僧人,舌头长出莲花。作者指出,这样的故事荒诞不经,且即使有这样的事,也在长沙,与建康有什么关系?真正的原因是,寺址原来是官府管理陶业机构所在地,所以寺名为“瓦官”。
吴福林认为,《景定地方志》在我国方志史上具有开拓性意义。“此前,方志内容主要记载疆域沿革、山川形势、土地物产等等,而此志则地、物、人、文、事并重,增添了许多人物和文化的内容,标志着方志内容由偏至全的进步。”
清代以来,《景定建康志》的重要版本有六七种。南京地方志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此次出版的点校本,以嘉庆六年(1801)金陵孙忠愍祠刻本为底本,参校从日本国会图书馆全本复制的静嘉堂陆心源原藏影宋钞本及其它五种版本,出校记一千余条。既保留了古籍版刻的样式,又尽量让现代读者能接受,让这套珍贵古籍真正能走进大众视野。”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杨民仆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