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已久的“五一”小长假将至,终于可以给自己好好放个假啦!放假期间,健康意识必不可少,出游需警惕哪些突发疾病?如何有效预防和应对?这份由扬州大学附属医院专家提供的【健康提示】请查收!
(相关资料图)
感冒发热
要保证充足的水量,补充体液。
不要太过疲劳,注意休息,调整好行程。
可以备点常用感冒药、退烧药、姜茶等。
症状严重应停止行程,及时就医。
腹泻
注意食品卫生,不吃腐败变质、不洁食品。
一旦出现食源性疾病症状者,要及时去附近医院就诊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注意进食量,少食多餐,减轻肠胃负担。
突发心梗
及时清理口腔污物,当心梗发生时,患者常会伴有呕吐的症状,应该及时帮助患者平躺身体,迅速清理掉患者口鼻中的呕吐物。
让患者平躺并安抚情绪,不要随意移动患者的身体。
进行心肺复苏,具体方法为,双手叠压在患者双乳连线中心位置处按压,每次按压深度为5cm左右,频率为每分钟100~120次。
过敏性鼻炎
过敏性鼻炎患者应尽可能避免接触过敏原,花粉症患者应该减少户外活动。
外出时,过敏性体质人群最好提前到医院准备些预防性抗过敏药物,防患于未然。
出门戴口罩,做一些合理的防护。
关节扭伤
如不小心踝关节扭伤,在扭伤的急性期,患者不可以让受伤部位随意活动。
有条件的话马上对受伤的部位进行冷敷,最好用冰块。
如果没有冰块,也可用干净的湿布冷敷15分钟。并进行关节部位的固定。
切忌涂抹药物、热敷、按摩、揉搓,这样只能加重伤情。
小面积烫伤
小面积轻度烧烫伤,局部皮肤会发红,可以立即降温,用自来水冲洗,或将烧烫伤部位浸泡在干净的冷水里约30分钟,也可用冷敷方法,如冰块。
如果被烫时穿着衣服,需先降温后再脱衣服,否则会将烧烫伤后已游离的表皮连同衣服一并撕下来,造成严重后果。
如果烫伤处已有水疱,千万不要挑开或弄破,更不要涂抹红药水,紫药水,甚至酱油和其它物品等,这些都对后期治疗极为不利。严重的烧烫伤须及时到医院处理。
急性食物中毒
外出旅行,注意饮食、饮水卫生,尽量不要吃路边摊,少吃、不吃生、冷食物。
发现食物中毒,要立即停止食用可疑食品,同时多喝水缓解毒性,严重者要立即送进医院抢救。
患者中毒早期可以催吐,以减少毒物吸收。但频繁呕吐和腹泻会引起身体脱水。
如果脱水较轻,患者精神状态较好,可以卧床休息,暂时禁食6~12小时,多喝些加糖的淡盐水,以补充体内的无机盐和水分。
心脏病患者
心脏病患者一定要注意根据自己的健康状况,选择合适的旅游项目和运动量。
在外出旅行时要提高安全意识,若发现心慌、心悸、呼吸困难、胸闷、胸痛等异常反应,要及时进行药物治疗和休息,严重者需及时送往医院。
心脏病患者在旅行前最好进行全面检查,将药物随身携带,旅途中要有人陪同。
且不宜长途旅行,防止过度疲劳,不可参加剧烈活动,如爬山、蹦极等。
高血压患者
高血压患者旅途中要注意饮食,不宜过多食用油腻食品,不要为节省时间而以方便面、面包等为主食。在旅行前应去医院进行检查,根据病情听从医生的吩咐。
要将降压药品随身携带,旅途中应该量力而行,不可紧张、激动、匆忙和过度劳累,且要注意防寒保暖,出门前备好衣物。
不宜长途旅行,因为长途跋涉会消耗大量体力,使身体处于疲惫状态,易引起心脑血管疾病的发作。
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患者在出发前需进行全面检查,在血糖控制良好的情况下外出,并根据医嘱准备充足的降血糖药物(口服药或胰岛素)。
若长途旅行,应每隔约一小时下车走动,促进血液循环。活动量增大或体力消耗较多时,要防范低血糖发生,必要时酌情加餐。
尽量按时进餐,保障水分供给,根据血糖监测合理用药。尽量不熬夜,以免血糖波动。
若旅途中出现肢体颤抖、面色苍白、出冷汗等症状时,及时服用药物,严重者则需立即送往医院。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王甜
供图视觉中国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