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谦,德之柄也。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万事礼则谦,退则谦,让则谦,忍则谦。
谦是一种为人处世的方式,是源于内心的品德,是一定修养所能及的高层次。
人生可贵在于“谦”,一个“谦”字,可以说是人生的大智慧、大涵养和大境界。
01.谦虚
战国时期,孟尝君的门客有三千多人,门客趋之若鹜,孟尝君的谦虚品质功不可没。
孟尝君并不对门客的身份、地位做要求。他与门客吃同样的饭菜,宁可舍弃家业也要为门客提供丰厚的待遇,让天下贤士心向往之。
靠着方方面面“人才”的支持,孟尝君屡屡“死里逃生”。
满招损,谦受益。孟尝君正是因为谦虚地对待每个人,才让自己得到了他们的“反哺”。
抱有谦虚之心,就能远离灾难,如同有了人生的护身符一样。
一个谦虚的人,总给人以春风拂面的温柔与惬意,总是让自己低到尘埃里,并由此创造出一个宽松、愉悦的氛围,让他人得以舒展身心、展露身手。而作为回报,就是尽其所能,还这个谦虚的人,同样的快乐和自由。
在这个世界上,有些人用强硬的手段排挤别人,看上去也很成功,其实不然。
真正的成功者,尽管胸怀火一般的热情,有斗志、有斗魂,但他们同时也是谦虚的人、谨慎的人。
谦虚的举止、谦虚的态度是人生中非常重要的品质。
02.谦逊
春秋时期,子禹询问孔子的弟子子贡,孔子每次周游到一个国家,为什么都能听到这个国家的政事?
子贡告诉子禹,因为先生能够用温和、善良、恭敬、俭朴、谦让的态度去对待他人,谦逊而不争,与人交谈,留有余地,他自然会得到信任和尊重。
谦逊是所有美德的坚实基础。
如果谦虚是做人的一种态度的话,那么谦逊则是一种人品,是一种更为低调的态度和精神,是内在美德、素养和涵养的高度表现。
谦逊的人不自大、不虚夸,不因学问高深而骄傲自大,不因地位显赫而处优独尊,不因财富丰厚而口大气粗,如同成熟的麦穗,愈饱满愈低调内敛。
谦逊,是一种“看得见”的修养,以谦逊之心待人,更是一种上善品德。
03.谦和
负荆请罪这个典故,大家都很熟悉。故事中廉颇对蔺相如百般刁难,蔺相如却能以大局为重,隐忍退让,始终保持一颗谦和的心,最终使廉颇惭愧不已,负荆请罪。“将相之和”也成为千秋佳话。
殊不知,廉颇与蔺相如最终和解,就在于蔺相如的谦和心态。
“道生于静逸,德生于谦和。”
谦和待人,不是低声下气、谄媚奉承,而是彬彬有礼、以德服人。
“谦谦君子,卑以自牧也。”“牧”是守的意思,“卑以自牧”就是以谦卑自守,以谦卑的姿态守住低处。为人处世,唯有谦卑自守,才能得到别人的喜爱和尊重。
谦和是谦虚、谦逊者的表情和态度。谦和之人退能明哲保身,进能感化他人,一生都会幸福自在。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