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最近,北京一家专门为老年人开设的“买不到柜台”引起网友关注。在这里,从“篦子”到“酒提搂”,再到暖瓶塞、松紧带,各类适老用品琳琅满目、价格实惠,很受老年人欢迎。
购买这些小物件儿,对于年轻人来说,也许不算难,随便在大型电商平台上一搜,就能找到很多商家。但在线下,由于这些物品比较小众、利润低,不少商家不愿意卖,加之许多老年人对智能手机功能不了解或不会使用,对网购不熟悉,导致这些小物件儿在现实生活中很难买到。此种情况下,小区物业倾听、重视老年人的现实需求,设立“买不到柜台”,尤显温馨。
此前,不少地方政府部门开设“办不成事”窗口,通过帮代办、限时办、联动办、回访办等方式,提高服务效率。小区物业开设“买不到柜台”,有效化解了“银发一族”的购物痛点。这种为老服务的创新,充分体现了为老、助老的爱心和诚意。
我省作为较早进入老龄化社会、老龄化程度较高的省份之一,“银发浪潮”的快步到来,迫切需要我们构建一个无障碍、有温度、有尊严的老年友好型社会。如何把适老服务送到老人“家门口”,需要多些“买不到柜台”这样的“老人思维”。多些“老人思维”,才能多些助老、便老的实际行动。
为了让老年人享有“身边、家边、周边”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我省积极探索“社区+物业+养老”服务模式,增加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有效供给,推动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提质增效。目前,我省已为10万户困难老年人家庭完成适老化改造,与此同时,建成具备全托、日托、上门探视、紧急救助、综合培训等功能的城市街道养老服务综合体237个,能够较好解决周边三到四个社区老年人的基本养老服务需求。
老年人除了购物难,时常还被打车难、看病难、住宿难、支付难等难题困扰。在老龄化程度日益加深的背景下,有关方面如果多一分像“买不到柜台”这样化解难题的精准和务实,又何愁不能消弭横亘在老年人面前的“数字鸿沟”,让老年人尽享“夕阳红”。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