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的一天,在一篇小短文里偶然看到作者提到《被讨厌的勇气》这本书,其中一段关于“课题分离”的观点令我醍醐灌顶,于是立即决定要买一本来读。
【资料图】
在橙色小软件下单后,很快收到了。拆包裹时,儿子在旁边说:“妈妈,这本书我们家不是有吗?”我满腹狐疑走到书架前,发现真有一本一模一样的。仔细回忆,原来它在孩子初中老师的荐读书目中。“这种哲学书,孩子也能读吗?老师为什么推荐孩子读呢?”带着这个疑问,我翻开了书的扉页。
这本书并不厚,正文183页,加上后记不到200页,按照我的速度,只消花一个休息日便可不疾不徐读完。但这次我失算了,我的脑力似乎完全跟不上阅读的速度。书中的每一个小节都会产出一个观点,但每个观点又不是独立的,是后面一系列观点的铺垫和支撑,全书逻辑层层递进。我每读完一个小节,都需要仰头思考和消化,脑中又产生许多问号,于是又再带着问题继续阅读。
这本书花了一周才读完,读完后感觉还有些道理没想明白,于是又读了一遍。薄薄一本书,竟然被我翻旧了。
从可读性的角度来看,这本书其实非常好读。作者采用了《论语》《理想国》等哲学经典的形式——对话体。书中全篇都是一位青年和一位哲人之间的对话,青年提问,哲人回答问题。书的作者岸见一郎是日本一位很有影响力的哲学家,这本书是介绍岸见一郎研究阿德勒心理学的成果。阿德勒是与弗洛伊德同时代的哲学家,他开创了“个体心理学”,核心理论是“你的现状,只跟你自己有关”。这本书主要讨论的是哲学层面的问题。
这本书最吸引我的仍然是:“课题分离”观点。具体来说,就是要学会识别人与人的边界,要知道什么是“别人的课题”,什么是“自己的课题”。阿德勒认为,人的烦恼都来自于人际关系,我们要找到自由、幸福的状态,必须处理好“工作”“交友”和“爱”这三大课题。要处理好这三大课题,需要我们自己建立一套完整的自尊体系。在自尊体系的建立过程中,学会“课题分离”非常重要。
例如,一个孩子每天不用功学习,父母想尽一切办法让他学习:上辅导班、请家教、耳提面命、家法伺候……这个过程中,父母和孩子都很痛苦。根据阿德勒的思想,学习是孩子课题,不是父母的课题,父母对孩子课题的妄加干涉,导致烦恼重重。当然,阿德勒的思想也并不是放任主义,他认为父母的课题是“帮助孩子成才”。例如:在了解孩子干什么的基础上,对他进行保护,当孩子向你求助时,对他提供支持和帮助。
阿德勒认为,只要做好“课题分离”,人际关系就能发生巨大改变。如何判断是谁的课题呢?方法很简单,只需考虑这个课题带来的结果由谁来承担。例如,妻子下班回家后总是向丈夫抱怨自己工作中的烦恼,于是丈夫对她工作中的人和事进行点评,并出谋划策。这样的结果也许是两个人都很不愉快。这其实是丈夫没有做好“课题分离”。妻子的工作是属于她的课题,丈夫不要妄加干涉,他只需做一个倾听者,帮助她疏解压力和情绪即可。
理解了“课题分离”,对我最大的帮助是亲子关系的改善。对最能刺激家长神经的“学习成绩”这件事,我逐渐变得淡定。学习成绩好与坏,谁去承担后果呢?孩子自己。家长每天跟在孩子后面盯学习、询问每天的学习效果、像侦探一样了解他在学校的表现,这样对他有帮助吗?短期看也许对提升成绩有督促效果,长期看也许并无帮助,甚至有害。孩子必须学会自己承担学习的责任,自己对自己负责,才能激发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理解了“课题分离”,我与家人、朋友的相处也变得更轻松。当闺蜜向我诉说烦恼时,我不再有“代入感”,不再会替她烦恼、替她着急,不再帮她分析是非对错,而是陪她喝杯咖啡、散散步,让她从紧张的工作氛围中摆脱出来。理解了“课题分离”,我不再对先生说,“你应该怎样”“你这样不对”,而是更多的支持他、鼓励他。
理解了“课题分离”,也学会了自己承担责任,不再抱怨他人。如果别人未能做到理解我、宽容我,我也能坦然处之,毕竟,“这只是我自己的课题”。
当然,除此之外,书中还有更多令人耳目一新的观点。“只要存在着,就有价值”“无论在哪里,都可以有平等的关系”“过多的自我意识,反而会束缚自己”“我们并不缺乏能力,只是缺乏‘勇气’”“要有敢于平凡的勇气”“人生的意义,由你自己决定”“并不存在普遍性的人生意义”……
作者在书中说,阿德勒心理学就是勇气心理学,你之所以不幸只不过是因为缺乏“获得幸福的勇气”。让我们学会“课题分离”,与自己和解,拥有“被讨厌的勇气”,也拥有“获得幸福的勇气”!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刘霞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