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0多年前,日本高僧圆仁在著名的《入唐求法巡礼行记》记载了一条隋炀帝时期开挖的古运河“掘沟”。作为中国大运河的重要支流,“掘沟”连接了海洋和运河,在漫长的岁月里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沧海桑田,“掘沟”的身影早已消失在历史尘烟之中。
5月12日至5月14日,大运河考古新发现学术研讨会暨徐家桥遗址考古成果发布会在如皋市举办。会上,来自南京大学的专业考古团队公布了大运河考古发现的最新成果:“掘沟”的遗址已经被找到,2200多年前由吴王刘濞开凿的运盐河也有望“重见天日”。
(资料图)
从2015年6月开始,南京大学考古文物系及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所长贺云翱教授的专业团队接受江苏省文物局的委托,开展江苏海上丝绸之路申遗点的调查研究工作。此后,他们陆续在与唐朝时期日本遣唐使历史及路线有关的南通如东国清寺遗址和隋唐时代掘沟运河遗址一线进行考古勘探和发掘工作。
2017年6月开始,南京大学专业团队又承担了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研究课题,遂将西汉的运盐河、隋代的掘沟运河暨古通扬运河考古纳入田野工作对象。
唐开成四年(839年)日本遣唐使团中的请益僧(跟随遣唐使来中国学习佛法的僧人)圆仁到中国求法。这一年农历七月,圆仁等从淮南镇大江口(长江口)入江,经掘港、郭补村、临河仓铺至如皋镇,后北上扬州。
这段经历被圆仁写进了著名的《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书中写到,在去往如皋镇的途中,一行人走的是一条名为“掘沟”的运河河道,圆仁这样描绘:“掘沟宽二丈余,直流无曲,是即隋炀帝所掘矣。”
从2019年10月到2021年4月,南京大学和如皋市博物馆联合对隋唐古掘沟遗址暨古通扬运河遗址区域开展考古调查勘探工作。经过六个多月的工作,在如皋市如城街道—东陈镇段运河遗址两侧发现有多处文化遗址,其中以十里铺(古代称“邗沟铺”)路以北、兴源大道以东紧靠古运河的徐家桥段区域勘探发现的一处古遗址文化堆积最为丰富。
“2022年3月,我们开始对徐家桥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工作。”5月13日上午,站在徐家桥村的田埂上,贺云翱教授为来自大运河沿线数十家文博考古单位的专家学者们介绍了徐家桥遗址考古的全过程。徐家桥遗址南北长约90米(东段)—120米(西段),东西宽约200米,地下遗迹保存相对完好,当时经探沟试掘,获知遗址的年代不晚于宋元时代。
经过十个月的发掘和勘探,考古人员在徐家桥遗址发现不晚于唐代的古运河遗迹及晚唐五代时期的灰沟、宋代的古河道、灰沟、灰坑等各类遗迹11处,出土唐代至宋代的文物标本200多件,包括瓷器、釉陶器、铁器、铜钱、铜像、砖瓦、建筑构件等。
同时,在如皋历史城区,贺云翱教授的专业考古团队结合城市建筑施工,也进行了考古勘探,发现唐代水井、宋代水井遗迹各一处,五代—宋代、元明时代的城市道路遗迹各一处,发现唐代至元明时代的瓷器、牙牌、钱币等文物标本百余件。出土瓷器中有来自长沙窑、寿州窑、越窑、宣城窑、宜兴窑、景德镇窑、吉州窑、龙泉窑等窑口的产品。
结合如皋市徐家桥遗址及如皋市历史城区的考古发现,贺云翱教授介绍了从西汉时代开始,如皋地区的运河分布情况。
他认为,徐家桥遗址发现的古运河遗迹,正是隋炀帝时期开挖的掘沟运河遗迹,也是唐开成四年,圆仁所在的日本遣唐使团去扬州及长安所行走过的运河河道。这段运河遗迹与如东国清寺遗址共同构成了南通“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历史遗迹。
徐家桥遗址同时也是运河边一处重要的聚落遗址,从晚唐五代延续到宋代,遗址上出土的与手工业相关的琉璃残件、农业工具、古钱币、不同窑口的瓷器、建筑砖瓦、河道遗迹等,生动展现了唐宋时代古通扬运河沿线的一般聚落文化。
在徐家桥遗址以西不到1000米的地方,考古队还发现了明清时期的“十里铺”旧址(古代称“邗沟铺”)。专家认为,“十里铺”旧址与西汉时期吴王刘濞所开挖的“运盐河”(一称“东邗沟”)及“蟠溪”有关。
西汉初年,刘邦的侄子刘濞被封为吴王,都于广陵(扬州)。刘濞封地南有铜山,东临大海,他“即山铸钱,煮海为盐”,开挖了大运河重要支流运盐河,从扬州茱萸湾经海陵延伸至海边,高效地将盐场所产食盐运至扬州,再通过大运河和长江扩散至全国。贺云翱认为,本次考古发现为将来进一步探明西汉时代的运盐河东端所在提供了重要线索。
在如皋城区发现的一系列考古发现,则反映出唐宋时期掘沟运河沿线及滨海区域城市交通和商业的繁荣。贺云翱认为,至少在唐代后期,今天的如皋历史城区就已经是古通扬运河上的重要城镇。
在地下发现的唐代古井位于古运河南岸,用长条砖砌成,井中出土长沙窑瓷器大约属于公元9世纪时期的遗物。圆仁在《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中记载的“如皋镇”“如皋院”“如皋茶店”,以及“掘沟北岸,店家相连”“水陆左右富贵家相连”等历史场景由此获得了考古资料的证实。
此外,勘探发现的五代至元明时代的砖铺道路呈南北走向,被今天的如皋城市南北中轴线主干道“海阳路”所叠压,表明1000多年来如皋城市的南北中轴线一直北依古通扬运河而未曾移动,这为认识现代如皋城市的空间格局之形成和作为运河城市的规划特征等提供了考古实证材料。
南通地处长江和大海交汇处,江风海韵孕育了南通独特的江海文化。从6000年前的海安青墩遗址,到拥有2000年历史的如皋、1000多年历史的掘港,再到现在的南通……在贺云翱看来,空间逻辑的移动,是先人在运河、海洋、长江之间的创造,他们不断走向海洋,不断开发新空间,不断发展、延伸江海文化的空间和内涵。
“在如皋发现的运河遗迹、来源广泛的古代瓷器、古农耕用具、古钱币、古牙牌、城市建筑遗迹等材料,为认识大运河盐文化、江海交汇地带的区域开发历程、江海城市文化起源发展、南通地区海上丝绸之路遗迹等历史提供了重要资料。”贺云翱表示,如皋徐家桥遗址及历史城区的考古工作,对推动大运河文化带及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江苏段建设将发挥重要作用。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于锋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