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如果说飞机发动机相当于人的“心脏”,江苏华钛瑞翔科技有限公司的核心产品——钛铝合金发动机叶片,就相当于“心脏的瓣膜”,是飞机发动机中数量最多、要求最高、难度最大的核心零部件之一。发动机叶片是航空动力产生的关键,需要具备耐高温、耐疲劳、耐磨损等性能。
5月20日,记者来到位于太仓中德创新园·航空产业园的华钛瑞翔科技,企业展览室内陈列着钛铝合金叶片的蜡模和成品。“分量轻、硬度强、耐高温是这一产品的特点,也是研发的难点所在。”华钛瑞翔科技办公室主任李叶青介绍,传统叶片一般采用镍基高温合金材料,新型钛铝合金叶片是由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杨锐研究员带领的团队耗时十余年研发而成,不仅能够在650℃高温下正常使用,与原有叶片相比,还能够减重50%以上,对于整个发动机来说,可以减重30至60公斤,为国产大飞机减重带来了可靠的解决方案。飞机轻量化也意味着更低的油耗、更高的运力以及一系列绿色经济效益。
太仓高新区全面升级航空航天产业发展水平,聚焦航空精密零部件、航空新材料、航电系统等重点领域,现已集聚航空航天企业100多家。华钛瑞翔科技有限公司自成立至今,已从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转让钛合金近净成型3件核心技术专利,并已申请核心技术专利6件,从而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掌握航空级钛基合金母合金制备、钛合金精铸用高惰性模壳制造和大尺寸薄壁件近净成形等核心技术。公司于2020年入驻太仓航空新材料创新园,去年7月正式开业。目前,该企业生产线已全面贯通,投产后具备年产6万片航空发动机叶片及500吨钛合金结构件的生产能力。
“当年如果不是实现产业化,在实验室的很多研发成果可能批量化、工程化推进就没有那么快。我们来到太仓,投资人、政府、客户对我们有各种推动和助力,增强我们的信心,也加速了项目的成熟。”华钛瑞翔科技总经理刘荣华提到,华钛瑞翔的创新之处除了自主培养的人才和自主研发的技术,还在于国产化的设备。他说:“以前的工业化认为‘造不如买、买不如租’,如今中国已经到了自主技术创新阶段,国产大飞机项目进展迅速,也充分证明了民机技术集群式的突破。”目前,华钛瑞翔已经完成了钛合金精铸生产线的搭建和贯通,其中90%是国产化装备,为日后大批量生产提供了稳定的条件。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颜颖 王俊杰 文/摄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