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如何高质量发展?如何助力学生升学、就业?近年来,南京中华中等专业学校紧跟市场优化专业结构,通过实行政企校联合办学成立专业学院,共同培育师资力量等方式,走出了一条特色发展道路……
名师领衔,专业紧贴市场
(资料图片)
企业需要什么专业人才?市场前景又如何?为加强专业群建设,中华中专在现有的消防救援技术、软件技术、电子商务、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人物形象设计专业基础上,组织了专业的调研团队,深入行业与企业进行走访调研。
经过对市场全面分析后,学校新增了计算机网络技术、环境艺术设计两个新专业,目前学校现有校级专业群4个,其中,艺术设计系的美术设计与制作专业群是江苏省现代化专业群。
教师团队是学校实现跨越发展的基础,亦是实现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保障。为此,学校在队伍建设上不断创新,加强了名特优教师建设力度。目前学校有江苏省职业教育名师工作室建设单位——“陈莉大语文名师工作室”一个;南京市职业教育名师工作室建设单位四个,即陈莉大语文名师工作室、王光辉美术名师工作室、潘浩服装名师工作室、凌晓数码摄影名师工作室;学校专业名师工作室3个,黄超电子商务名师工作室、徐旸形象设计名师工作室、仲静软件技术名师工作室。
学校形成了以南京市名师领衔人团队为主体,联动院企专家共同建设的教学团队,在专业建设和课程教学改革中发挥了重要的引领示范作用。
校企合作,产教深度融合
目前,学校与原力动画、博西家电、中国联通、兰诗国际、王春美容等多家知名企业签订了联合办学协议,建立多个优质校外实训基地。2022年,在中华中专博西华电子商务校内实训基地,学生们分别完成了“618”“双 11”“双十二”企业实践活动,线上销售额达5.5亿元。
同时,学校积极引企入校。目前学校与苏通轨道、中航国铁、东软睿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江苏科交建轨道交通科技有限公司、江苏军地安全管理有限公司、丝路视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合作办学,引企业进校园,拓展专业方向。目前设立了航空乘服定制班、城铁乘服班,软件测试名企定制班,消防安全定制班,“博西电商”冠名班,采取“引进培训+专业对接+课程嵌入+学生就业”的一体化培养模式,将软件测试、消防安全等相关课程嵌入学校教学,共建实习基地,实现学生校内培训、实习,校外就业。
在教师的业务能力提升上,学校各系定期安排专业教师进行下企业实践,并借助企业力量对专业教师进行技能培训。其中,软件技术系特邀东软睿道工程师进校培训师资,现代服务系组织专业教师与行业专家共同编写校本课程,艺术设计系(一)依托于南京市文化创意与艺术设计职业教育集团,定期举办集团学术交流活动,艺术设计系(二)直接聘请行业专家与人物形象设计专业青年教师进行“师徒结对”。校企双方通过理论提升、技能引领、资质培训等多渠道共同提升教师专业素质,完成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
联合办学,聚焦专业领先
在专业学院的建设上,目前学校有原力·新媒体创意学院、消防安全学院两大学院。其中原力·新媒体创意学院成立于 2018 年,为南京市首批专业(产业)学院。消防安全学院则是由南京市消防救援支队、南京中华中等专业学校、江苏军地安全管理有限公司三方,政校企共建。学院聘请消防官兵和退役士官长担任理论教员和军事训练教官,进行半军事化管理。同时,定期组织行业内专业人士入校交流,共同编撰专业教材,目前有5本教材即将出版。
中华中专始终把专业发展和专业设置视为学校的生命线,立足地区资源优势,所设专业与地方产业高度吻合。在与多家中国(南京)软件谷内企业建立校企合作关系过程中,积极推进专业设置动态调整与结构优化,与企业开展深度交流、合作,以校企“定制班”、学徒制培养等方式,充分发挥校企“双主体”作用,进一步促进学生职业素养的提升和专业技能的职业化,实现校企培养目标统一。
2022年学校专业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生源质量显著提高,学校专业设置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可,各系部结合专业特点,对本系部的专业课教师进行全方位、多视角的培训,通过请进来、送出去、线上线下多渠道的学习,教师的专业技能不断提升。
在教学中,老师们精讲多练、精雕细琢、培养学生成为技术技能型人才,学校建立了电子商务、美术设计与制作、计算机与数码设备维修、酒店服务与管理等四个省级标准化技能考点;服装表演、美容美体艺术、防灾减灾技术和物业管理等四个市级技能考点,承办服装模特、软件测试等省市级技能大赛。
中高职衔接,畅通升学路
在学生的升学通道上,中华中专持续完善中高职衔接,积极推进学生专转本、专接本升学。目前学校有软件与信息服务、防灾减灾技术、美容美体艺术、高星级饭店运营与管理、艺术设计与制作等六个专业分别与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南京旅游职业学院、扬州市职业大学等省内优质院校,建立现代职教体系中高职“3+3”分段培养项目,学校成立工作领导小组,负责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课程标准的实施、教学常规管理、转段工作顺利进行。
课程设置中,学校积极推进学生中高职(中本)课程衔接、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规定了相应的课程比重,能够满足学生(中本)课程衔接需求,在专业课程设置、专业教师配备等方面有一定的倾斜政策,促进了学生专业能力的提升,不少学生通过专接本、专转本等方式升入了高一级知名院校继续深造。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季燃冰 通讯员 闫妍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