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从秀丽富饶的扬子江畔,到绵延高耸的唐古拉山,江苏与拉萨,相隔3800公里漫漫征途,相距3800米海拔落差,却因对口支援而紧密相依。自1994年江苏建立对口支援西藏拉萨工作机制以来,至今已有二十九载。去年6月,省第十批援藏干部人才开启了援藏工作新征程。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近日跟随采访团走进拉萨,深入了解一年来,江苏援藏干部人才如何聚力“产业援藏、民生援藏、智力援藏、文化援藏”等重点任务,落实江苏“十四五”援藏项目规划,在推动拉萨实现跨越发展和长治久安的征程中,书写走在全国前列、富有江苏特点的绚丽篇章。
(相关资料图)
拉萨市林周县,藏语意为“天然形成的地方”。在这里,广阔的高山草甸形成天然草场,成为无数高山牦牛惬意的家园。也是在这里,西藏首个全产业链的综合性农牧示范园区——格桑塘现代农牧业产业示范园落地,四千多头品质优良的牦牛得以安然栖居。
“青藏高原牦牛数量多、适应性强,是当地人民生产、生活所不可缺的重要畜种。但由于传统粗放型的饲牧管理和经营方式,导致畜群饲养周期长、种质资源不断退化,经济效益也较低。”苏州市援藏工作组组长、林周县委常务副书记、常务副县长肖军介绍,为了提升当地牦牛品种质量,示范园从全国选育了优良牦牛品种,将当地品质较差的“架子牛”回购,更换成由示范园培育的、品质更为优良的小牛。“从去年起,我们陆陆续续回购了一千多头‘架子牛’,将来源于全国各地优良的牦牛种源和当地牦牛杂交后培育出的适合当地的牦牛品种小牛换购给当地牧民饲养。”
记者了解到,经过选育后的小牛明显比当地小牦牛体格更为健壮,而牦牛的出栏时间也从过去的七八年缩短到如今的五年左右,肉眼可见的收入提升,让越来越多的当地老百姓接受了这样的养殖繁育理念。
可喜的变化离不开江苏援藏队伍的倾力相助。“江苏共计投入1.5亿元援藏资金,苏州对口援藏工作组移植运营经验,让产量、品质、效益提升,更成功带动2000户8000名农牧民转变养殖方式。”肖军说。此外,去年6月,江苏援藏工作组还在林周县筹建了牦牛产业研发和服务中心,用于牦牛制品的精细化生产、加工和销售。“如果说牦牛养殖是‘1.0’,牦牛的传统肉质产品就是‘2.0’,而牦牛产品的精细化加工就是‘3.0’,可极大地提高牦牛产品的经济附加值。”
因地制宜发展当地产业,拉萨市墨竹工卡县也走在前面。今年28岁的墨竹工卡小伙土旦扎西没想到,经过去南京的一段培训后,他如愿以偿地成为了一名陶瓷厂工人。
“天边之乡”墨竹工卡县拥有丰富的陶土资源,塔巴陶瓷也是当地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但传统的塔巴陶瓷制作分散、生产规模小、加之传承人数量越来越少,塔巴陶瓷制作技艺正在陷入濒临失传的境地。近年来,江苏援藏工作组积极帮助墨竹工卡县探索塔巴陶瓷的“活化”之路,不断加大对特色产业的扶持力度。
土旦扎西工作的陶瓷厂——西藏弥盛塔巴陶瓷厂,位于由南京市对口支援墨竹工卡县工作组规划援建的格桑花开产业园。陶瓷厂有两个厂房,既满足了陶瓷制品的批量化生产,也提供了“活化”非遗的基地。“批量生成的陶瓷制品在保留当地文化元素的基础上,利用现代化机械加工技术上釉水,一年的产量大概在3万多件。”陶瓷厂负责人仁青达瓦介绍,陶瓷厂工人都会送到南京市高淳区进行技术培训,如今上岗的已有近30人,人均工资近4000元。
在完成园区陶瓷厂、吨袋厂等一期建设后,江苏又投入5767万元援藏资金,将格桑花开产业园区二期建设项目纳入江苏援藏“十四五”重点项目计划。“随着园区的建成和企业的入驻,园区将为墨竹工卡县大学生以及农牧民群众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满足多层次的就业需求,使产业园区成为大学生就业创业和农牧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有效渠道。”南京市援藏工作组组长、墨竹工卡县委常务副书记、常务副县长宋建对此充满期待。
在拉萨市达孜区,江苏援藏引进的重大产业项目——洋河朗热酒村项目正在热火朝天地开工。该项目围绕“研发+生产+销售”产业内核发展,打造以研发、生产、服务、销售、展览展示等功能为一体的青稞酒产业生态圈,带动与青稞酒相关的种植、投资、文化、旅游等产业集群。“项目规划用地面积约167亩,总投资达10亿元,将极大地完善和提升西藏产业集聚能力和产业发展水平,更好地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镇江市援藏工作组组长、达孜区委常务副书记、常务副区长汤杲介绍。
记者了解到,结合当地特色农业,洋河朗热酒厂将酿造以青稞为原料的酒为主,主要包括啤酒、白酒,后期也会生产一些朗姆酒。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王甜/文 周天琦/视频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