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出剧目:黄梅戏《第一山》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演出时间:2023年7月2日19:30
演出地点:江苏大剧院戏剧厅
剧目介绍:黄梅戏《第一山》是原创大运河题材戏剧作品,将于2023年7月2日在江苏大剧院参加江苏省基层文艺院团优秀剧目展演。《第一山》由盱眙县黄梅剧团创排演出,特邀江苏省戏剧文学创作院院长罗周编剧,著名昆曲表演艺术家石小梅、著名编剧张宏共同执导,著名作曲家陈精耕任音乐、唱腔设计,盛小鹰任舞美设计,杨庆锦任灯光设计,盱眙县黄梅剧团优秀青年演员朱成亮、戎慧担任主演。
黄梅戏《第一山》讲述的故事发生在北宋元丰七年,苏轼贬官,途经泗州。泗州太守刘士彦欲求名士墨宝、为地方扬名,盛情款待苏轼,邀他去与泗州城一桥之隔的南山(第一山)揽胜。次日山中,苏轼落单迷途,忽遇少女玻璃,玻璃引之游赏山色、一步一景,一日之间,景色变幻四季,美不胜收。山色与少女,俱风流可爱,二人别后,苏轼登长桥而返,蓦然回首,见长桥灯火错乱,远处山色迷离,他诗情涌动,挥毫而就《行香子》……
该剧以隋唐大运河片区的重要地标“第一山”为核心,以苏轼《行香子》为切入点架构戏剧,关注人类与山水的和谐共生、山水对人类心灵之洗涤,在山水之间敞开襟怀,塑造健全高尚的人格。其主题既接续了我国古典优秀文化传统,又兼具现代性的思索考虑。
该剧结构精巧,全剧借鉴元杂剧四折一楔子的体例,分为《大宴》《前游》《小宴》《后访》四折加一《余韵》,以苏轼盘桓泗州、游第一山、《行香子》摩崖石刻为主线索,推进线符合我国古典戏曲之“起承转合”的结构传统,这是第一层结构用心;以一、三两折(《大宴》《小宴》)构成一个红尘世界,以二、四两折(《前游》《后访》)构成一个山水世界,两者相互呼应,一、二两折,三、四两折,又彼此对称,这是第二层结构用心;第三层结构用心则在于,《大宴》《前游》分别写的是“求诗而不得”“不求而得诗”,从而诞生了《行香子》,《小宴》《后访》分别写的则是“求去名而名不去”“不去名而名去”,那凿去姓名的《行香子》摩崖,至今仍存于第一山上。
黄梅戏《第一山》坚守黄梅戏本体,弘扬黄梅戏审美个性,剧目从文本到作曲,再到二、三度创作,全程精心打磨,既着力于提升剧种文学、艺术品格,又始终坚持坚守剧种本体特色。剧中大量男女对唱的安排,正是黄梅戏音乐、表演之擅长。黄梅戏经典作品如《天仙配》《女驸马》等,都充满浪漫色彩与传奇性,《第一山》从人物设置到情节推动,也都秉持与张扬了这种审美个性。
黄梅戏《第一山》获得2021年度淮安市“双名工程”项目扶持和2022年江苏省艺术基金项目扶持,并获得戏剧中国2022年度线上展演“优秀剧目”奖和“优秀演员”奖。
黄梅戏《第一山》的创作展演掀起一股运河文化热,尤其是将社会各界的目光成功吸引到与盱眙、与第一山紧密关联的隋唐大运河片区来,其通过苏东坡的不朽词篇和他依旧存世的摩崖石刻与大运河文明文化进行戏曲化的关联、表述,为打造大运河文化带做出积极努力,让人们把关注点聚焦到盱眙风景名胜第一山,在更广范围内推进了盱眙文化旅游深度融合。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杨民仆/文王悦谋/视频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