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出剧目:扬剧《郑板桥》
(资料图片)
演出时间:7月5日19:30
演出地点:江苏大剧院·戏剧厅
郑板桥何人?扬州八怪、诗书画“三绝”都是我们熟悉的书画文学大师郑板桥。如今,这位有点“怪”,又有点“奇”的大师,以扬剧的形式再现舞台之上,将让我们看到一个不一样的郑板桥。
郑板桥客居扬州,卖画为生。偶过郊外,邂逅五娘,一见钟情,订立婚约。后得县令卢抱孙之助,郑板桥应科高中,接上五娘,赴任山东。适逢饥荒,板桥怜恤百姓,不待旨意,擅自放粮。朝廷问责,他告老还乡,重回扬州。七十年踏遍红尘、历尽炎凉、看破盛衰,郑板桥初心不改,于水墨之上,成就千古一人……
扬剧《郑板桥》以郑板桥中年、暮年两度客居扬州为主线,其间又以他山东放粮为楔子,结构全剧。郑板桥与妻子饶五娘之奇缘、与官员卢抱孙之聚散、与盐商张从之恩怨,三段关系的展开,描绘了清代扬州琳琅满目的市井生活。
全剧用虚构的人物关系结合郑板桥以“怪”出名的民间轶事,生动阐释出“八怪之首”究竟“怪”在何处。通过各个关系的层层推进,以及生动形象的演绎,一个具有现代审美意象的,不媚权贵、体恤百姓、平易近人、清正廉洁的大师郑板桥“活”在了舞台上。
板桥平生多画兰、竹、石,这三个元素也被编剧充分应用在了该剧情节贯穿之中,为观众塑造了一位“千秋不变之人”:平淡人生,孕育崇高;坚守清白,实现永恒——这也是该剧想要塑造的一个饱满立体的郑板桥形象,正如其自述一样,“四时不谢之兰,百节长青之竹,万古不败之石,千秋不变之人”。
在全剧的尾声,“郑板桥”有一段长达10多分钟的唱腔,由“清板”“梳妆台”“大开口”“堆字大陆板”“道情”等多个曲牌组成,将郑板桥的一生感悟唱得酣畅淋漓。这不仅是一场听觉盛宴,更是唱得引人深思,引发关于人生的思考。
扬剧《郑板桥》是江苏省戏剧文学创作院院长、著名青年编剧罗周与一级导演韩剑英,继《不破之城》《衣冠风流》等作品后,再度携手打造的精彩扬剧。该剧还集结了强劲的主创团队:著名作曲家冯成杰设计唱腔,著名作曲家赵震方担任作曲、配器,中央戏剧学院舞台美术系教授博士生导师边文彤担任舞美设计,中国国家话剧院一级灯光设计邢辛设计灯光,著名舞美设计师蓝玲、杨赠琳担任服装、造型设计。主角郑板桥由“梅花奖”“文华表演奖”“白玉兰奖”获得者、“扬剧王子”李政成饰演,彭楷仪、陈俊、张卓南、沈仁梅、王海、徐梦雪、徐凡、游佳琦等联袂演出。
“我跟随郑板桥走过了繁华似锦的扬州,无数金箔纷纷洒落,迷离了众人之眼。我们走过纸醉金迷,它脆弱得像被美酒浸透的丝绸,而后,走入一片空茫,孤独又泰然。”罗周曾在采访中表示,胆怯、贪婪、嫉妒、好胜、傲慢都能使人迷失生命之舵,但郑板桥始终如一,荣名利禄从他身上滑落,不着一丝痕迹。所以,罗周连缀一个个小段子,以两度客居扬州之上下两本为结构,融合“诗书画三绝”,用盐商、官绅之沉浮迁变,以百姓的敬慕来呈现一个不一样的郑板桥。
韩剑英在执导过程中,努力将《郑板桥》在保持戏曲本体特征和扬剧地方特色的基础上,运用丰富的艺术手法,着力塑造出一个“活的”郑板桥。他表示,用扬州地方剧种扬剧来演绎此人物,不仅有广泛的素材可供采集和选取,而且有极强的群众基础。郑板桥刚正不阿清正廉洁的人格、关心民众体恤百姓的情怀、放荡不羁幽默机趣的个性将得以充分展示。
7月5日,让我们一起相约扬剧《郑板桥》,品味大师风骨。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姚依依/文 王昊晨/视频剪辑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