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10月18日,常州市排水管理处巡河人员出船巡查北市河水质情况。阳光照射下,河面波光粼粼,河中水草荇荇。自实施老城厢清水工程一年多来,巡河队每日巡河拍照打卡,现场上传到常排智慧泵站APP。常州市排水管理处泵站管理所技术员瞿亚纯告诉记者:“通过精细化、智慧化巡视制度和手段,现在可以用数据管理水质情况。”
老城厢要复兴,老市河也要“焕新”。“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常州市排水管理处副处长陈波对此深有感触。2006年,常州启动清水工程,成为全国最早全面实施水体治理的城市。在此基础上,2021年5月,常州升级开展老城厢清水工程。“工程实施范围为环市中心的东、南、西、北市河及锁桥河等核心区河道,全长约7.2公里。以前老市河存在发臭、浑浊等问题,光靠常规维护无法从根本上改善水质。”陈波说道。经过为期一年的调研、试点和方案完善,常州市住建局排水管理处与环保部门、水利部门、天宁区政府、钟楼区政府协力推进老城厢清水工程。
在老运河旁的广化桥绿地下“藏着”一座地埋式取水泵房。走进水泵房,一条“流水线”展现在记者眼前:河水首先进入混凝装置,经超磁净化处理后,高品质再生水被输送至市河。以水治水怎么治?清水工程采取“源水净化+活水”的技术路线,通过补充洁净水源、增加水体动力等措施,提升水体透明度和水质。目前,全市共有3座超磁净化补水泵站,通过上游补水、下游抽排,24小时不间断补活水促进水体流动,换水总规模可达11万吨/天。
今年国庆长假期间,青果巷历史文化街区二期开放。青果巷不仅是老城厢地标,也是“网红”文旅打卡地。巷子旁,南市河缓缓流淌,倒映出枕河人家。拍照时,游客总会对着河定格下“新江南小桥流水人家”的诗意画面。记者还看到,岸边居民从河里舀出一盆水,浇灌门前花草。河里,穿条鱼、鲫鱼成群结队。
治水先治陆。2008年,常州市排水管理处对南市河沿岸商铺、民宅进行了雨污分流改造,并在河道末端无法实施雨污分流的位置加装截污装置,有效解决了岸上问题,为清水工程打下了基础。在南市河西起天禧桥,东至和平路,打造了长约1.2公里的水生态森林试验段。“这是马来眼子菜、矮生苦草、黄丝草,沉水植物不仅能吸附水体中的有害物质,还能为生物输送氧气。”常州市排水管理处工程管理科副科长肖绘兵介绍道。“水下森林净化系统”可助力恢复水体自净能力,通过自然做功、细水长流,重构水生态环境,提高生物多样性。“水质治理前南市河水体透明度约30厘米,现在水体透明度平均达到1米以上。”
目前,常州市河河道生态修复试验段工程已进入第二阶段。陈波表示:“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以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三水统筹’探索构建水生生态系统,为后续全面实施市河生态修复提供工程经验,再现江南水乡河水清澈、鱼虾洄游、水草茂盛的自然生态景观。”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张宇熠 通讯员 王锦萍
关键词: 小桥流水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