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大生集团即将建成智慧纺纱工厂,投产后万锭用工将少于10人,生产效率比此前的数字化车间将再提高20%,从劳动密集型的传统生产方式转变成智能化、数字化的高效率生产。”党的二十大代表、江苏大生集团数字化车间副主任李兰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智能化改造让这座由张謇先生因实业报国梦而创办的百年老厂焕发新生机。
百年老厂的嬗变,是江苏传统企业转型升级加速推进的生动缩影。实体经济是江苏的家底,制造业是江苏的根基。制造业中传统产业占比超八成,通过实施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实现智能化、绿色化生产,是激发企业创新活力、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近年来,江苏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通过创新与数字赋能推动产业技术变革和优化升级,对5万多家规上制造业企业进行了智能化、数字化改造,拥有8家全球“灯塔工厂”,建成138家省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和1639个示范车间。传统制造企业加“数”前行,开创“江苏智造”新图景。
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关键在制造业;重点、难点和出路都在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江苏作为制造业大省,依然存在实体经济大而不强、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只有持续促进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才能为传统产业提高度、增厚度、拉长度,助力高质量发展。
产业转型,实质是人的转型。没有创新人才队伍,再先进的科技和机器设备也很难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提高产业的核心竞争力,需要创新创业的企业家,需要掌握核心技术的科研人员,以及一大批掌握现代生产制造技术的产业工人。企业转型升级,人才是关键。正如电装天电子(无锡)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袁彩凤代表所言,从只需要准确熟练操作打螺丝钉等基础技术工种,到现在尝试学习编程代码、调试智能流水线提高生产效率,传统车间一线产业工人的技能也在“升级”。
发展不停歇,转型不止步。对传统产业而言,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工作刚刚上了轨道、有了势头。实现全方位、全链条改造升级是一项长期系统工程,它不是“独角戏”而是“大合唱”。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工作主体是企业,但需要多方各司其职、良性互动,形成政府主导、企业主责、金融保障、机构支撑的局面,推动这项工作早日见实效,助力“江苏智造”跑出“加速度”。(杨丽)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