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千年文都 典范城市——南京历史文化名城四十周年展”正在南京市博物馆(朝天宫)开幕。此次展览中展示了重要文物200余件,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近40年来主要考古挖掘出的代表性文物,是这些文物精品难得的一次集中亮相。日前,为便于更多的人不出门就能欣赏这场文博盛宴,南京市博物馆特别打造的网上云展览正式上线。
一屏之间,跨越四十年、穿越上千年
【资料图】
2022年是南京被列为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40周年,此次展览正是以四十年来重要地下考古发掘成果为故事线,向观众讲述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传承与发展的故事,以此来展现南京的古都格局、古都风貌和古都地位。
点击进入网上云展览的展厅,整体的色调、光线、布局,和真实的展厅一模一样,如同身临其境。用户可以前后左右上下6个方向滑动,每点击一次屏幕,主视角就会向点击的位置移动。看到感兴趣的文物,轻轻点击,就可以查看文物名称、出土地点、文物简介等信息,还可以放大看高清大图。点击屏幕中的“耳机”图表,还可以听到部分文物和展览本身的介绍。
此外,点击屏幕下方的第一个按钮,可以在12个主画面中自由切换;点击第二个按钮,可以自动在云展览中漫游,还可以在0.3-2.0倍速之间灵活选择,也可以随时停止;点击第四个按钮,可以切换平面和3D两种整体视角;点击第五个按钮,还可以进入VR模式,戴上VR眼镜,如同置身展览之中。
珍贵文物的数字化呈现
南京被称为“六朝古都”“十朝都会”,而孙吴正是南京建都史的开端。1983-1985年发掘于南京市雨花台区的长岗村五号墓,是南京发现的最重要的孙吴墓葬之一,此次展出的青瓷釉下彩羽人纹盘口壶正是出自这个墓葬。这个盘口壶通体的釉下彩画,描绘了多种生动奇异的艺术形象,鸾鸟气宇轩昂、神禽翩翩起舞、异兽威风显赫、比翼鸟雍容华丽、佛像庄重肃穆、铺首相貌威严、仙人虚幻神奇,仙草云气栩栩如生,充满了神奇灵异的气氛,呈现出一派飘渺虚幻的天界风光。该器精湛的釉下彩绘工艺,改变了人们对釉下彩工艺始于唐代的认识,把我国釉下彩绘工艺出现的时间提前了近五百年。该器还被列入禁止出境展览文物目录,可谓是“国宝中的国宝”。
玻璃制品现在很常见,但如果是来自1600多年前的东晋呢?此次展览还展出了一个东晋时期的玻璃碗,出土自1998年发掘的南京仙鹤观高悝夫妇墓。这个玻璃碗白色微泛青,透明度好,厚度仅0.1-0.15厘米。器型端庄秀美,纹饰简洁明快,极具异域风情。磨花工艺是典型的萨珊玻璃风格,通过对其残片成份的检测,可判定这件玻璃碗属钠钙系统玻璃,不同于中国本土的铅钡玻璃,显然是一件来自域外的舶来品。据史籍记载,东晋咸和年间(326-334),高悝曾与西域胡僧有所往来,这个玻璃碗正是当时中外交流的实物见证。
明朝是历史上南京建设的第三个高潮,永乐年间兴建的大报恩寺塔更是被视为当时中国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入围“2010年中国考古十大发现”的大报恩寺塔遗址,也出土了一大批珍贵文物。此次展览展出了多块大报恩寺塔遗址出土的佛像砖,其中一块正面高浮雕佛像及背光,佛像螺髻高耸,顶有宝珠,神态安详慈和,宝相庄严。佛像背光顶部及右侧雕刻的纹饰虽残缺不全,但仍可辨识出爪握龙身的大鹏金翅鸟及飞羊、白象等。另一块虽然四边及背部皆残损,但高浮雕的佛像部分仍较为完整。佛像面容丰润,垂目微笑,神情慈蔼祥和,右手施触地降魔印,左手施禅定印。佛像着袒右袈裟,衣纹工整,一丝不乱。
除此之外,还有新石器时代的陶塑人面像、孙吴时期的“将军孙侯”铭铜弩机、东晋时期的鎏金异兽衔杯铜砚滴、六朝时期的瓦当等等一众珍贵文物等你来寻宝。欢迎来到南京市博物馆,或者扫描二维码参观网上云展览。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肖雷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