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23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后的第一年,也是江苏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实践的开局之年,国际社会对中国发展有哪些关注期待,在苏外籍人士和海外华人华侨对江苏发展有何期冀寄语?新华报业传媒集团JICC(江苏Now国际传播中心)特推出“看好中国·点赞江苏”系列,和您一起,感知新一年里的愿景与信心。
人物名片:艾米尔·莫赫塔尔扎德,英国人,淮阴工学院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教授、江苏省外国专家工作室领衔专家,“江苏友谊奖”获得者,江苏省人民友好使者。
岁末寒假,淮阴工学院的校园里很是安静。61岁的艾米尔·莫赫塔尔扎德教授送走学生们,像往常一样来到工作室。工作室位于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200多平方米,这里放着他的各种“宝贝”:双足仿人机器人、机器狗、触摸一体机……
(资料图)
工作室里,一台大约1米高的户外清扫机器人格外引人注目。“这是我们与江苏企业合作研发的机器人。它可以自动避开障碍物,还可以自己返回充电位置充电,目前正在进行最后的调试。”看着团队的研发成果,艾米尔很是自豪。
“推动科研成果转化,是我的主要职责之一。”艾米尔说,从成立工作室之初,他就希望将机器人更好地应用到工业领域,为企业提供信息化改造、产业升级等服务,这也是工作室与企业开展合作研发的原因。“只有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学术界和制造业才会共同受益。”
艾米尔•莫赫塔尔扎德教授在工作室给学生讲课。(受访者供图)
艾米尔介绍,工作室先后与江苏惠民交通设备有限公司、江苏法尔胜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开展合作,取得一系列成果。机械手通用控制系统,实现了智能机器人控制技术攻关;便携式激光测量装置,填补了国内汽车制造业相关技术空白……“在我看来,工作室就是一座桥,一座连接科研成果转化、开展国际交流合作的桥。”
采访中,艾米尔向记者展示了一款与当地企业合作设计的智能垃圾回收箱。“它可以实现生活垃圾的智能识别、称重,还具备溢满预警、可视化以及云端数据存储功能,目前已经在淮安一些社区投入使用,为智慧城市建设助力。”艾米尔说,工作室取得的这些成绩,离不开政府和学校的支持,团队的科研成果能回馈社会,也让大家非常欣慰。“我在这里教书、做研究,真切地感受到江苏对科研和创新发展的支持。”
对科研成果转化的重视,也贯穿于他对创新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中。“在工作室,我们有很多设备来支持学生的创新想法。”艾米尔表示,学生是产学研合作的基础,让学生参与到项目中来,鼓励他们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大胆去尝试,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我们见证了几十年来科技的快速发展。在中国,这种速度甚至更快,这从学生取得的成绩中就可以看到。”艾米尔介绍说,这些年来,他指导的学生参加了2021 RoboCup机器人世界杯中国赛、中国工程机器人大赛、微软ImageCup全球学生科技大赛等高水平赛事,获得多个奖项,发明专利也达到11项。
“这里的创新氛围让我着迷,这里的传统文化又让我难以割舍。”工作之余,艾米尔会写写书法,练一练毛笔字。他给记者发来一幅字,这是一首唐诗,上面写道:“别家行万里,自说过扶馀。学得中州语,能为外国书。”艾米尔说:“我在江苏生活了11年。这里有事业,有学生,有朋友,我已经成为这里的一部分。”
策划:尤健
统筹:沈峥嵘
执行:朱娜 刘浏 卫鑫 吴昌红 蒋楚嫣
本期文字:卫鑫
关键词: 淮阴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