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近日,全省首个“中小学校‘百千万’应急救护培训3年行动”在南京启动。南京市将利用3年时间,使全市中小学校教职员工,全部掌握基本救护知识和技能,并结合学校各学龄段学生特点,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自救互救和自我保护能力。
相关数据显示,我国心脏性猝死发病率逐年攀升,平均每分钟就有一人发生心脏骤停,其中90%发生在医院外。尽管近年来一些地方开始重视普及急救知识,并在地铁站、学校等场所配备了自动体外除颤器,但接受过急救培训的人仍然不多,很多人面对突发状况时不知道该怎么应对,这也导致了目前心脏骤停抢救成功率不足1%。
普及心肺复苏等急救知识、技能,从学生开始抓起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南京在全省开了一个好头。在传授急救技术的同时,学校还应增加急救意识的教育培养,将应急救护培训纳入学校教学活动与课外实践,确保小学生了解安全教育和应急避险知识,初中生掌握基本应急救护知识及救护技能,高中生掌握心肺复苏、创伤救护等自救互救的基本要领和方法,从容地应对突发事件。
急救培训可能会占用老师的部分工作时间、学生的部分学习时间,但生命至上,安全第一,没有什么比生命健康和安全更为重要。将应急救护培训列为中小学“必修课”,不仅能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急救知识和技能,还能让他们更加懂得生命的可贵,树立起敬畏生命、关爱他人的理念,养成帮助他人、扶危济困的优秀品格。还可通过“小手”拉“大手”,让学生们向家里的亲人、身边的朋友传播,让更多的人了解、掌握急救知识,达到“1+N”的良性循环。
(孟亚生)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