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感慨,这届年轻人似乎越来越不爱“走亲戚”了。
(资料图)
退出家庭微信群、不爱回家乡、疏于和亲戚联系,有人甚至连表弟表妹的名字都很难记得,于是,社会学家发明了一个新词——断亲。
断亲这个词,听起来似乎有些冷漠,也略显夸张,却反映出当下一部分年轻人亲缘关系淡漠的真实现状。
每次跟父母回老家,25岁的张悦嘉说自己都忍不住想逃离。家庭聚会时,来自七大姑八大姨的“灵魂拷问”让她坐立不安。碍于父母的面子,她只能被迫应付,或坐在一旁尬笑。亲戚们热衷打听她的收入情况、恋爱状况,当她和盘托出时,却被亲戚们“教育”:“都工作几年了,怎么才赚这么点?要加油啊!”“怎么还没谈恋爱,可别把自己给剩下了!”从那以后,张悦嘉拒绝回老家,父母回老家走亲戚,她宁愿一个人在家打网游。
“来往不多,管得挺多。”有网友对亲戚的评点引发了不少年轻人的共鸣。社交平台上,关于“走亲戚会不会终止在‘00后’”“为什么年轻人不愿意走亲戚了”等话题屡屡冲上微博热搜。
南京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胡小武利用寒假学生回乡过年的时机,开展了一次随机问卷调查,共回收了1200份有效样本。调查结果发现,年龄越小,与亲戚联系越少。18岁以下的被调查者“基本不怎么与亲戚联系”;18—25岁、 26—30岁的“90后”大多数人只是“偶尔与亲戚有联系”。数据显示,年龄越大,与亲戚的联系程度越频繁。而绝大多数的“90后”及“00后”的年轻人,家里如果没有事情,就几乎不与亲戚联系。此前,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对近4000位年轻人开展的相关调查也显示,超过80%的受访者与父辈亲戚的联系频率为每年1至2次,接近1/5的人基本不走亲戚。
中国人自古以来重视血缘、重视宗亲,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当下的一部分年轻人越来越不爱走亲戚了?
无疑,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是一个重要原因。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1949年末中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仅10.64%,到2021年末,已达64.72%。传统的家族关系在城市化的进程中不断瓦解,很多人离开原本生活的乡土社会,到大城市求学、生活,他们的下一代即“90后”“00后”,与大家庭成员缺少亲密接触和深入交往,人生轨迹的“渐行渐远”,造成了心理距离的疏远,对亲戚和血脉的认同感逐渐降低。
“这种现象,也是生产力进步带来的副作用。因为传统社会生产力落后,大多数家庭的经济都难以完全实现自主,亲缘之内,更容易获得帮助、求助和援助。”胡小武在《“断亲”背后的亲缘关系重构》一文中,对这一现象进行了学术解析,他认为今天的现代化发展和生产力进步,使得家庭基本可以实现经济上的独立自主,亲缘关系的互相支援变得不再那么必须。
代际之间的差异和冲突,也是一部分年轻人主动屏蔽亲戚关系的原因。催婚催生、说教、触碰隐私……这些在长辈们眼中看似的“关心”,在年轻人眼里,却是一种缺乏边界感的干涉,冲突往往随之发生。“只要一大家子坐在一起,话题就是催我找对象,让我30岁之前一定要结婚。”今年28岁、已经读到博士的钱思彤,从小就是“别人家的好孩子”,没让父母操过心,可这些年每次回家,却每每遭遇被催婚的窘境。“你成绩再好,工作再优秀,只要你没结婚,在他们看来,你的人生就有缺憾,而亲戚们总喜欢用一句‘为你好’来做你的人生导师。”
此外,作为“互联网原住民”的Z世代,从小就沉浸在网络世界中,这种个体化的生活方式极大填补了他们的多种需求和空闲时间,亲缘关系被进一步边缘化。年轻人更愿意根据自己的三观和喜好去选择朋友,而不愿意花费时间和精力去维系亲戚关系。
但事实上,每个人心里都藏着一个故乡。随着结婚生子,岁月的磨砺和沉淀,曾经叛逆的“80后”孟涵开始越来越爱和妈妈念叨老家的亲戚们了。每次回老家,看到老年亲戚行动缓慢,面容老去,却依旧拉着她的手,呼着她的小名,她心中涌动起一种感动,并意识到,亲情是我们一生中无法割舍的情感。孟涵开始理解亲戚们的一些行为,“很多亲戚的过度关心,只是不同年代成长起来的人价值观不同而已。他们对我们的爱,不能因为触碰了我们的隐私而被我们拒绝。”
胡小武的观点是,能够经营好亲戚关系的人,也会有能力经营好社会关系。为了减少亲缘之间的疏离感,作为“10后”的父母,胡小武和妹妹一家约定,要尽最大努力跨越700公里的物理距离,让两个孩子在假期多聚一聚,平时也经常远程交流互动,只有多交流多沟通,才能串起一个家族的延绵几十年的情感纽带。
人从生下来开始,就注定是亲情网络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也许那些琐碎、困扰、落俗的“中国式亲情”,曾经令年轻人感到“不胜其扰”,但蕴含其中的血脉亲情,恰恰是永远温暖和治愈我们内心的“人间烟火”,也是一个家族生生不息的血脉力量。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王慧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