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12日发布消息称,由该所孔庆鹏研究组牵头的研究团队,对美洲印第安人母系建群类群D4h3a的起源和扩散历史进行追溯。研究表明,这一类群的祖先类群D4h主要分布在中国北方沿海地区,后扩散到美洲和日本。相关研究论文于近日发表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Cell Reports。
美洲印第安人从何而来?他们的祖先是谁?这一直是学术界广泛关注的问题。以往研究表明,美洲印第安人的祖先主要来源于西伯利亚,在末次盛冰期通过白令陆桥进入美洲。这一结论在单系遗传标记线粒体DNA(mitochondrialDNA,mtDNA)的研究中得到了呼应,例如美洲印第安人mtDNA母系建群类群A2、B2、C1、C4c和D1等,都可在西伯利亚找到最近共同祖先。不过,少数mtDNA类群的起源和扩散至今仍存在疑问,例如D4h3a的姐妹类群D4h3b于2009年首次在中国青岛(1个个体)被报道。在随后的十余年中,仅有另外两个个体在泰国人群中发现,这似乎提示,该类群可能有着区别于其他类群的起源。
为系统追溯美洲印第安人建群类群D4h3a的起源和扩散历史,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的孔庆鹏团队与意大利帕维亚大学等机构开展合作,经过十余年的搜寻,最终在超10万份的现代欧亚人群mtDNA数据集中,筛选到了216个D4h3a的祖先类群D4h的线粒体全基因组数据(其中106个为本研究新获得)。同时,团队成员还在逾1.5万份古DNA数据中进行了查找,最终获得了39个D4h的古DNA数据。
结果表明,无论是从古DNA还是从现代人群DNA来看,D4h的分布主要在中国北方沿海地区。此外,较为古老的支系也主要分布在中国北方沿海地区。相比而言,西伯利亚地区仅有零星的发现。这提示,该类群的起源地与其他类群不同,更可能是在中国北部沿海地区。
此外,综合古DNA和现代人DNA,采用分子钟校正的方法,研究人员发现了D4h在中国北方沿海地区经历了两次扩散事件:第一次是在末次盛冰期,D4h3a和D4h3b的祖先产生,而在该时期即将结束时(约19400年前),D4h3a与祖先人群分离,后进入美洲;第二次扩散发生在末次盛冰期后的冰消期,可能与该时期气候变暖有关。在这两个时期,由于海平面下降,现今中国北方沿海地区以陆地相连,使得两次扩散事件成为可能。
值得注意的是,第二次扩散还对日本原住居民,包括绳文人和阿依努人产生了遗传贡献。巧合的是,这种遗传上的联系,与旧石器时期太平洋沿海地区尤其是日本和美洲的文化相似性(如尖状器或长矛)非常吻合。考虑到以往观点认为D4h3a进入美洲后主要沿海岸线迁徙,研究团队推测:在末次盛冰期后,D4h的部分类群可能主要沿海岸线迁徙到达日本和美洲。这也支持了部分早期美洲印第安人可能沿海岸线迁徙到达美洲的观点。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