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下午,“高质量发展调研行”江苏主题采访活动走进溧阳市竹箦镇姜下村,感受产业振兴对乡村振兴的带动作用。休闲农业示范园从无到有、农副产品销售有限公司由弱到强、竹箦风鹅老品牌从有到精……从“经济薄弱村”到“产业强村”,姜下村是如何蜕变的?
走进姜下村,仿佛进入了鹅的世界,田野中、池塘边、村头路口全是鹅的各种雕塑,就连路灯杆、垃圾桶上也印有卡通鹅,在这里,“鹅是很有地位的”。
原来,早在20年前,姜下村“竹箦风鹅”有过一段辉煌的历史,在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上一举获得金奖,被誉为“中华第一鹅”,此后还赢得了江苏省无公害农产品、常州市名优农产品、常州市非遗保护项目等多项荣誉。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2020年,在“万企联万村,共走振兴路”的行动中,由竹箦镇人民政府牵头收购了原风鹅厂,姜下村参股成立了江苏竹箦姜下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先后投入技改资金1500余万元,邀请专家把脉问诊、严格把控产品质量、升级换代传统制作工艺、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一系列的措施,让竹箦风鹅再次“振翅高飞”。
姜下村紧扣“特色田园乡村”的“特色”二字,致力于建设长三角首家鹅IP主题的乡村休闲综合体,以“鹅”为媒,搭起村庄繁荣新桥梁,以“鹅”为链,串起群众致富新路径。从养鹅售鹅这个当地传统到浑然一体的整村规划,从“竹箦风鹅”这个金字招牌到“鹅村”这个朗朗上口的称号,姜下村坚持挖掘特色亮点,打响强村品牌,推动鹅这一特色资源与加工流通消费、休闲旅游养生等产业深度结合。
细数村内现有业态,姜下村不光有养殖加工这样的传统鹅产业,擦亮“竹箦风鹅”名片,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拉动当地村民就业,带动周边经济薄弱村共富,还打造了“鹅餐厅”“老鹅坊”“这里有只鹅·咖啡吧”这样的休闲餐饮,引入了“鹅主题亲子乐园”“鹅湖·棕榈湾”这样的互动娱乐设施,村内随处可见的鹅装饰物和文创产品也成为了观光打卡必备良品。
凌晨时分,竹箦镇姜下村的姜下食品配送中心里依旧灯火通明,分拣核对、装车配送……村民们忙得不亦乐乎。姜下村党委书记吕岗华在走访时发现,村里的农业龙头企业“丫丫农场”虽是溧阳最大的蔬菜生产基地,但客户有限,销售局面一直打不开。吕岗华心想:“如果村企达成合作,既能帮助企业打开销路,还能给村集体增收,这条路子可以趟一趟。”
经过多次协商,双方确定了合作模式:2018年9月,姜下农副产品销售有限公司正式成立,“丫丫”负责生产、管理、品控;村里雇用闲散劳动力组建配送团队,实现菜品从田地、市场到厨房的配送服务全过程。如今,蔬菜产业成为姜下村最吸金的产业,从2019年起销售额连年翻番,2022年销售额超过3600万元。
此外,姜下村引进了溧阳最大规模蝴蝶兰种植基地。今年春节,村里几个大棚的蝴蝶兰更是卖到断货。溧阳市西汤花房园艺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吕政洋这几年一直在上海、浙江、杭州种植蝴蝶兰。看到家乡的变化,他决定回乡创业,带领乡亲们种花、养花、卖花。“既然家乡有这样好的创业条件,我们义无反顾地就回来了。蝴蝶兰一年的产值大概在1200万左右。我们现在这里可以提供20多个村民就业,然后高峰期可以达到50多个人。”
“通过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因地制宜推动村集体经济发展,姜下村形成一站式配送、竹箦风鹅、蝴蝶兰种植、田园乡村文旅四大产业。2022年‘五一’开业至今,接待游客50万人次,村民人均收入达5万余元。”姜下村委文旅负责人葛晨告诉记者,2022年全村各产业总产值达7811万元,实现村集体收入1075万元,其中村集体经营性收入415万元,四大支柱产业累计带动560名村民就业。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洪叶 范玉贤/文 吴俊/图 王悦谋/视频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