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交汇点讯 古籍流传越久、抄刻越多,其中的信息就越复杂,讹误也会不断增加。因此,追求古籍真面目便成为历代学人的一项重要任务。但是,对于何者为古籍真面目,不同的学者有着不同的理解。到了清代,古籍版本学与校勘学不断成熟,学者对古籍真面目的认识也逐步加深。这种认识反映在版刻上,成就了清代版刻的一种独特风貌。
11月19日,第三届江南文脉论坛珍稀文献展展出了20种明清时代的刻本。据南京图书馆历史文献部馆员韩超介绍,这20种刻本都是来自南京图书馆(江苏省古籍保护中心)。包括《史记》《经典释文》《大广益会玉篇》《李太白文集》《列子》等,只有《史记》为明代嘉靖刻本,其他皆为清代刻本。
据韩超介绍,宋代是历史上版刻的成熟期,文本也逐步稳定下来。所以从版刻史来说,宋刻古籍多是后世古籍的祖本。但随着时间的流逝,明清时期,宋本已是罕见的文物性书籍。因此,为了能让更多人得见宋本面貌,翻刻宋本成为一时风尚。韩超还举了一个有趣的例子。
当天展出中有两本《史记》,印刻时间都是明嘉靖四至六年(1525年—1527年),一为王延喆刻本,一为王延喆刻重修本。为什么会展出两个刻板呢?“其实这两个版本并不一样,王延喆刻本原来有王氏牌记的出版标志,但被人割去了。这就是为了让读者误以为是宋刻本,从而抬高身价。”韩超告诉记者。
此外,韩超还向记者展示了刻本的不同形式。即使是宋刻本,其实也会有错误。所以清人在刻书时,会参考众多版本,进而把自己对文本的纠错意见用小字附于正文中,比如《韩诗外传》(亦有生斋刻本),但这样会破坏了原书的形式;有的为了保持原书形式,则把纠错放在文后。
“这些文献,由于比较珍贵,都藏于南京图书馆‘深阁’之中。平时,读者很难一睹真容。同时,这20种刻本或者是在江苏刻印,或者刻工为江苏人,与江苏有直接或间接的关联。所以,此次展出,一方面让参观者见到珍稀文献,另一方面也让读者了解到,江苏为书籍的编撰出版作出的重要贡献。”韩超说。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杨民仆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