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2018年5月9日,新华日报首期《科技周刊》问世。
以“给力‘第一动力’”为宗旨,《科技周刊》自诞生起便“瞄准世界科技前沿 瞄准江苏科技创新 瞄准日常科技生活”。
【资料图】
1680个日夜,690个版面,200期,是我们与江苏科技创新共同走过的路。
在这200期里,我们见证了江苏科技从大国工程到民生福祉的点点滴滴——“嫦娥”奔月、“天问”探火、“神舟”飞天、“夸父”逐日、“奋斗者”深潜……无不闪耀着江苏智慧;实验室、生产线、田间地头、山河湖泊……处处是潜心科研的江苏科技人。
在这200期里,我们见证了江苏科技的硕果满枝——国家科学技术奖、中国专利奖、何梁何利奖、科学探索奖……江苏“硬核”科技成果竞相涌现,江苏“明星”科学家熠熠生辉。
在这200期里,我们见证了江苏科技人坚持“四个面向”,坚持科技自立自强,不断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勇当科技和产业创新开路先锋的坚定身影。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科技大潮浩浩汤汤,《科技周刊》将继续与江苏科技创新携手同行,以更加铿锵而坚定的笔力“给力‘第一动力’”!
瞄准世界科技前沿,我们关注——
“奋斗者”号挺进万米深海
2020年11月10日,“奋斗者”号在大洋最深处的马里亚纳海沟成功坐底,10909米,标志着中国具有了进入世界海洋最深处开展科学探索和研究的能力。记者奔赴无锡探访“奋斗者”号诞生地中国船舶七〇二所,与“奋斗者”号总设计师叶聪、副总设计师胡震、主驾驶张伟等对话,听他们讲述挺进万米海底背后的探索故事。(2020年12月9日,第121期探索版《挺进万米,“奋斗者”号给海洋探索稳稳的信心》)
中国空间站“安家”全过程
从2020年5月5日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首飞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我国空间站在轨建造任务拉开序幕,到2022年11月29日费俊龙、邓清明、张陆3名航天员担负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行任务奔向“天宫”,见证中国人自己的空间站正式建成的圆梦时刻,两年多来,《科技周刊》聚焦每一次发射任务,策划多个整版主题报道,撰写近20篇稿件,详解中国空间站从无到有、一步步组装建造的全过程,多方位呈现江苏智慧助力“天宫”梦圆的闪亮时刻。(2021年9月22日,第156期探索版《新任“太空人”十月接力上天》;2022年11月30日,第199期探索版《奔向“天宫”,“圆梦乘组”踏上飞天之旅!》等)
“嫦娥”奔月,“夸父”逐日
2020年11月24日,嫦娥五号成功奔月,23天后,返回器成功回收。这背后,江苏“最强大脑”们也在持续贡献着智慧,《科技周刊》记者深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采访赵淳生院士团队、聂宏教授团队等持续助力中国探月工程的江苏科研力量。2022年10月9日,我国综合性太阳探测卫星“夸父一号”(先进天基太阳天文台,ASO-S卫星)启程逐日。早在2021年1月,《科技周刊》记者便独家专访ASO-S卫星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甘为群,解密太阳探测卫星的科学目标和研发背后的故事。(2020年11月25日,第119期探索版《飞天揽月!“嫦五”开启月球“挖土”之旅》;2021年1月20日,第127期探索版《未来,在720公里之上遥望太阳》等)
从5G到6G
在经历了1G空白、2G落后、3G追赶、4G同步的阶段后,我国在国际上终于跻身5G技术的第一梯队,并积极开展6G研究。从5G技术进展、成果应用,到6G前沿研发,自创刊起《科技周刊》多次采访东南大学移动通信国家重点实验室、紫金山实验室等高校科研院所,持续采写相关稿件,解读国际前沿最新趋势、我国最新研发进展。2019年6月5日,中国5G商用牌照发放,我国正式迈入5G商用元年时,《科技周刊》推出4个整版5G特刊,引发广泛关注。(2019年6月12日,第54期《5G特刊:商用元年,中国出发!》等)
未来网络“编织”新世界
物联、数联、智联的高度智能化时代正加快走来,网络信息领域成为全球科技竞争高地。在200期《科技周刊》中,我们密切关注互联网下半场——产业互联网发展进程,聚焦物联网从“破冰启航”、跨界融合走向“万物互联”,探讨未来网络如何融入数字经济、东数西算等国家战略布局。“网络全球决胜未来”,《科技周刊》从未缺席,世界互联网大会、中国物联网大会、未来网络大会的现场,总有我们的身影;我们倾力策划未来网络大会特刊,围绕网络操作系统、算力网络、工业互联网、网络智能等热点话题,通过数十篇稿件描绘网络技术如何“编织”开放共生的新世界。(2022年8月23日,第193期《“网络全球决胜未来”——第六届未来网络发展大会特刊》等)
量子科技全球竞赛
量子通信、量子计算、量子材料、量子精密测量……在量子科技领域,一场激烈的竞赛正在全球展开。究竟什么是量子科技?量子科技为何如此重要?如何抢抓量子科技发展机遇?记者对话南京大学物理学院多位教授,解读量子科技对于国计民生、国防安全、社会进步和经济繁荣的重大战略意义;报道我省在该领域的取得的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原创性成果。(2020年7月1日,第99期探索版《南大高维量子纠缠光源制备获重大突破》;2020年11月11日,第117期探索版《量子科技掀起前沿技术新浪潮》等)
创刊号
瞄准江苏科技创新,我们关注——
数字经济与新基建“共振”
发展数字经济是国家重大战略,“新基建”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2020年开年,“新基建”成了热词,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成为关注焦点。挑战和机遇当前,《科技周刊》记者及时盘点江苏三大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全景解析江苏“新基建”全国领先的“秘诀”。2021年10月22日,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要求江苏加快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步伐,全力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数字技术创新高地、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发展高地、未来引领力的数字社会建设高地和全球吸引力的数字开放合作高地。数字经济新蓝海,唯创新开拓者激荡潮头。11月3日,《科技周刊》推出特刊,前瞻全球数字经济风向前沿、聚焦江苏核心技术攻关科研基础、探寻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的江苏答卷、感悟江苏科技支撑下的应用场景以及由此重构的生活方式。(2020年4月29日,第92期苏创版《解析江苏新基建“动力源”》;2021年11月3日,第161期主题策划《江苏:激荡“数字经济”新蓝海》等)
“碳达峰碳中和”进行时
2018年7月,《科技周刊》就开始聚焦新能源汽车,探讨其如何激发澎湃的“江苏动力”,邀请专家为化解动力电池“里程焦虑”建言献策;2019年3月,我们探访国内首个城市能源综合体——位于南京江北新区的电化学储能电站,解密这个超大“充电宝”如何实现能量双向流动;2019年9月,我们探讨江苏智慧产业融入能源互联网的有效路径;2022年8月,我们深入茅山脚下的金坛盐穴压缩空气储能电站,体验式报道世界首个非补燃压缩空气储能电站首次迎峰度夏。(2018年7月4日,第9期苏创版《新能源汽车如何激发澎湃的“江苏动力”》;2022年6月8日,第187期新知版《全国首个工业用途核能供汽工程正式开工核能综合利用如何“减碳”出圈》等)
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向“深融”挺进
2021年初,科技部发布《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发展规划》。突破基础研究,长三角城市群应该担任什么样的角色?关键核心技术如何协同攻关?如何产生更多的颠覆性成果?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如何打造?《科技周刊》采访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决策咨询专家进行破题。同年5月,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办公室揭牌,长三角四大产业链联盟集中亮相;6月,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揭牌并正式启动运行;7月,江苏省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领导小组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记者均第一时间进行报道。(2021年1月20日,第127期苏创版《建好共同体,看江苏“任务书”和“线路图”》;2021年7月28日,第151期探索版《共建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向“深融”挺进,探“先发之路”》
苏南自创区打造“创新矩阵”
纳米科技、生物医药、物联网、太阳能光伏、超级计算、海工装备……苏南大地上,闪耀着前沿科技之光。2018年10月16日,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新载体评估结果发布会在南京举行,苏南自创区主要科技指标达到世界创新型国家和地区先进水平,为我省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未来,苏南自创区如何“更上一层楼”?如何打造高水平“创新矩阵”?《科技周刊》进行了持续关注。(2020年5月27日,第95期苏创版《苏南自创区打造高水平创新矩阵》;2022年1月26日,第173期探索版《“卓越工程”开启!苏南自创区建设进入新纪元》等)
“独角兽”全国居前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如何面对人工智能“风口”?实现大数据价值还有多远?虚拟现实如何实现产业应用?……《科技周刊》不断邀请业界院士专家为江苏科技企业发展“把脉开方”。我们深入一线,报道科技中小企业10万大军闯新路、海归企业如何为科创注入新活力等鲜活的创业故事。2022年9月,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2021年中国独角兽企业研究报告》,全国301家上榜企业中,江苏共有25家,数量居全国第五。值得关注的是,在新能源和生物科技领域,江苏独角兽企业表现突出,数量均居全国第一,并占较大份额。记者邀请专家对相关行业趋势进行了分析解读。(2022年9月7日,第194期新知版《江苏“独角兽”奔跑加速新能源和生物科技领域全国第一》)
瞄准日常科技生活,我们关注——
气象预报如何更精准
2019年5月18日,以“科技强国气象万千”为主题的2019年全国气象科技活动周主场活动在南京举办。江苏气象部门的科技水平如何?《科技周刊》记者在此次采访中了解到,江苏强对流天气“短临”预报及公路交通上出行提醒已经精准到公里、分钟级,一批硬核设备能够捕捉大气变化中的每个“小动作”。天气预报是个非常繁琐的过程,需要依次搜集过去一段时间从地面到高空的气象数据。这些气象数据从何而来?又到哪里去?《科技周刊》记者从江苏省气象台了解到,天气预报数据采集于“天地空”,经过分析和会商,一份天气预报产品就诞生了。(2019年5月22日,第51期新知版《气象科技创新研究院”在南京落成“硬核”科技监测服务万千气象》;2020年7月22日,第103期新知版《天气预报数据源自“天地空”智慧气象揭秘风云变幻》等)
人造细胞肉技术突破
2022年6月,一场细胞培养肉产品试吃会在南京举办。会上展示了中国第一块人造细胞培养“五花肉”产品,介绍了多项细胞培养肉技术的突破。人造肉分为植物蛋白和动物细胞培养两种,植物人造肉早在2012年就已问世,培养肉作为人造肉的2.0版本为何姗姗来迟?它和植物蛋白有什么不同?如何研制而成?在食用上安全吗?《科技周刊》记者采访了多位食品领域权威专家。(2022年8月22日第188期新知版《中国用人造细胞培养出第一块“五花肉”不用养猪吃到猪肉会成趋势吗?》)
人体中首次检测出微塑料
2022年4月7日,在一篇发表在环境科学领域顶刊《环境科学学报》上的研究论文显示,来自英国赫尔大学领导的研究团队首次在人体的肺部深处发现了微塑料。微塑料是什么?它与我们熟知的塑料有什么区别?是怎么产生的?它通过什么途径进入人体?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将产生怎样的影响?我们又该怎么应对微塑料?《科技周刊》采访了相关专家解惑。(2022年4月14日第182期新知版《人体中首次检测出微塑料专家建议发展可降解塑料产业应对“新污染”》)
智慧农业充满“科技味”
“上世纪以来,人类非常重视农作物基因型的改良,认为只有基因型的改变才能带来产量的改变。实际上,决定一种作物的除了基因型以外,大部分靠的是表型。”2019年10月23日,中国工程院院士盖钧镒在第六届国际植物表型大会在南京表示,农作物表型和基因研究的深度和广度,直接影响到种质资源利用效率和现代种业的可持续发展。2020年秋分时节,第三届“中国农民丰收节”如期而至,江苏夏粮已取得丰收,总产达274.76亿斤,秋粮生产成为全年粮食丰收的关键。粮食的高产离不开高效的科技贡献,突破技术瓶颈、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需要强劲持久的科技动力。《科技周刊》记者与江苏农业工作者对话,探访他们如何通过“高大上”的新颖科技手段,解决一系列棘手难题,现代农业正充满“科技味”。(2019年10月30日第73期新知版《基因之后,作物“外表”成研究新热点换个方式理解“生命规律”》;2020年9月23日第111期新知版《稻香秫熟暮秋天,阡陌纵横万亩连江苏丰收景里的科技范》)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蔡姝雯 张宣 程晓琳
关键词: 江苏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