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日报·人文周刊(第253期)
【记录】
(资料图片)
【文脉】
【记录】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
“烟火气”是党和政府“时时放心不下”的民生,是老百姓心目中的美好生活。万家灯火,岁岁焕新。2022年末,不妨让我们一起走进身边普通人的平凡生活,在烟火人间中奔赴2023下一站的幸福。
人人都有一分钟盛放的瞬间
一座热气腾腾的菜场里,除了菜还有什么?南京市雨花台区梅山菜场,是方圆几公里内最大的一个市场。这里,吆喝声、讨价声、砍剁声交织,很是热闹。
在一堆由西红柿、包菜、芹菜等蔬菜堆起来的菜摊前,戴着大红口罩的乔宗胜正在乐呵呵地招揽顾客:“今天的芹菜很新鲜,带几斤回家吧?还有香莴笋要不要?”顾客夸赞,“老板,你家的菜真不错!”他快手快脚地把菜放上了秤上。“都是回头客,老朋友,这些菜你回去一吃就知道,不一样。”
“蔬菜大王乔老爷”,这个听起来威风凛凛的名字,是他的网名。今年50岁的乔宗胜,人生的A面是菜农,B面却是一个短视频博主。
他自己拍摄的视频,有的是在大棚里种菜、收获的场景,有时候就是配着音乐,在菜场的摊位前随性地来上一段自编舞蹈。“你是那夜空中最美的星星,照亮我一路前行……”这两天,他刚看完世界杯,挺喜欢球王梅西,于是也拍了一段。在菜场的摊位前,他颠着小碎步,从筐里抱出一颗自己种的花菜,像抱着奖杯的大明星一样,一步步走向前。“这是我的奖杯。”他骄傲地配上了这句文字。
虽然视频里表现得轻松快乐,但是种菜一辈子并不是件容易事。老乔说,自己二十多年前带着老婆孩子,从合肥来到南京打拼。他在附近租种了十来亩田,和老婆两人料理,主要种番茄、辣椒、黄瓜、茄子、莴笋等等。老乔每天夜里五点就要起床去菜场,一般卖到早上十点钟就会售罄。到了下午,他还要去田里忙着种菜、摘菜。“每天都蛮忙的,所以人要劳逸结合。我比较爱听音乐跳舞,没有时间跳广场舞,现在就只能刷刷手机,拍一拍段子。人嘛,就是自己要开心!”谈起拍短视频的缘由,他这么说。
“老百姓的日子,就是为了挣钱。”谈起这一年的收入,老乔也有苦恼。他说,现在原材料、摊位费都在上涨,再加上这几年疫情影响,生意有时候并不好做,特别是现在年轻人不怎么做饭了,喜欢点外卖。但是他想了想说,关于来年的打算,还是继续安心把菜种好。最大的心愿,家里孩子读大三,希望以后能顺利考上研究生。
离“乔老爷”不远处,菜场角落里一家“小冀水产”的招牌下,几十只大胖鱼头整齐地码放着,43岁的女主人郑成侠正在麻利地手起刀落收拾着鱼。“我们家专门卖大鱼头的,已经卖了二十几年了。”她笑着说,“也有不少网友是在网上看了我发的抖音,专门找来的。”
卖鱼的店面,常年湿漉漉的,郑成侠却让这里成为了一个发光的舞台。她的短视频常常就是店面的那块小天地,镜头也都是直接“怼脸拍”,没有精心学习的技巧,没有灯光、话筒的加持,说来也奇怪,就是她这些寻常生活的视频片段,却在网上走红,赢来了10多万的点赞。
每天早上七点钟出来工作,一直到中午都是郑成侠最忙的时候。往往下午和晚上,她才会抽空拍拍短视频,记录一下生活的点点滴滴。有时候,她就坐在摊头前,一边吃着热气腾腾的饭菜一边自拍;快下班了,她拉着隔壁的摊主一起在空荡荡的菜场里合拍短视频,感叹一下工作的不易。还有的时候,她就坐在自己的鱼摊前,录上一首歌,或者分享几句中年人酸甜苦辣的生活经。
凡人生活,都是由忙忙碌碌构成。郑成侠说,老公比自己辛苦,每天晚上10点半就要出门,批发了之后再运输到菜场来销售,整夜都无觉可睡。二十年来夫妻俩齐心努力,如今一家人在南京买了房落了户。今年家里还有件大喜事,18岁的儿子考上了大学,让郑成侠对未来更加充满了憧憬。
“生活就像一杯白开水,你每天都在喝,不要在意别人的饮料有各种颜色,其实未必有你的白开水解渴。”郑成侠特别喜欢这句话。日子也许没有什么大风大浪,但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光亮和期待。
视觉中国供图
享受过程也是一种幸福
“老板,我来拿团的菜!”
“你都放了一周了吧,等着我去给你取!”
“是的,之前‘小阳人’了,没敢出门……”
12月28日早上十点一刻,在距离南京瑞金路不远的一家小店里,一位姓孙的中年老板正对着手中的表格, 将顾客在网络平台上购买的酸奶、生姜、蒜头、速冻水饺等食品找出来。
这其实是一家专门售卖鱼竿、鱼线、鱼食等钓鱼用品的小店,已经开了三十多年,用老孙自己的话说,“这是南京最早的渔具店之一”。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老孙初入行的时候,市面上的渔具店少之又少,鱼竿还是竹制的插接竿,碰到体型大的鱼类,还经常发生断杆逃鱼的事。后来, 随着钓鱼的人越来越多,钓具越来越先进,曾经清一色进口的鱼钩、鱼线也逐渐国产化。
红红火火的渔具店,近十年来却风光不再。老孙说,最早人们逛渔具店的人,不光是为了买东西,很多时候也是在店里一起交流交流钓鱼经验。随着互联网的兴起,越来越多的钓友开始转向于在网络论坛进行交流,而网购也对实体渔具店的销售带来了不小的冲击。
“生意不好做啊!”这是这几年来,老孙经常挂在嘴边上的话。上门的生意不多,有时候下午五点多,他就早早关门打烊了。
经营了三十多年的小店怎样才能继续开下去?这是老孙近年来一直在琢磨的事情。
去菜场买菜,让骑手直接送菜上门,或者选择性价比更高的社区团菜………当现代人买菜的方式越来越多元的时候,老孙的小店也开始拥抱互联网。
“朋友跟我分析,说我的店面市口挺好,附近都是居民住宅,为什么不试试做网购自提点的‘团长’呢?”疫情三年,催生了“团长”这一新兴职业形态,老孙没想到,自己也在年初成为一名兼职“团长”。
“司机会把前一天顾客网购的商品运送到我的店里,我和家人收到货后,就需要分门别类放好,然后等待居民们自己来领取。 ”
为了多赚一些,老孙在好几个平台上申请了网购自提点,每天理货的工作量也不小。
“老孙,今天这么多菜啊,你的生意兴隆了!”一位来取菜的老客打趣道。老孙一边理菜一边笑着说:“说出来你可能不信,你这单我赚的钱,可能给你打个电话就不剩了!”
虽然目前一天也就大几十块钱的收入,但老孙做“团长”一点也不马虎。
“我们这条街上有好几个自提点,我每次都选老孙家。很多团长菜来了也不管,就放在地上,我有一次晚上下班去取菜,发现肉放在外面晒了一天了,还是夏天。”一位女顾客说,老孙的店里没有冰箱和冰柜,但他每次都会借隔壁水果店的冰箱和另外一家面食店的冰柜,替他们妥善保存好购买的食物。
这一年多来,来老孙店里取菜的人来来往往,人们每日购入的生鲜蔬果也五颜六色,无形中让老孙的渔具店多了几分人间烟火气。 有的人对他的渔具感兴趣,也转着看一圈。
一边是柴米油盐酱醋茶的“团长”生涯,一边是给“诗与远方”的生活提供趁手的工具和便利,虽然赚钱不多,但老孙觉得人生就好比钓鱼,享受过程比追求结果更幸福,“我们开的不仅是店,更是爱好、坚持,以及生活。 ”他看到一组数据,根据中国钓鱼协会的不完全统计,目前中国大约有1.4亿钓鱼人群(每年至少参加4次钓鱼活动),其中25岁至44岁的中青年已经成为钓鱼的主力军,占比46%。这让老孙觉得,自己的小店未来可期。
视觉中国供图
“美邻”与“美林”的故事接力上演
岁末的南京城事,从一则暖新闻说起。12月17日,“牛咔视频”报道了发生在雨花台区花雨南庭小区的故事:业主张波家的娃大晚上发烧近40度,向业主群求助,很快有邻居把一瓶美林送到了楼下。群主尹庆国倡议:退烧药一盒30多颗,一个病人最多吃5颗,不如建立药品急用共享机制,大家携手度过疫情高峰期!
也许因为时值寒冬,些微的暖意加快了弥漫的速度。很快,“南京发布”评论:共享的是良药,也是温暖。
“叮咚”——花雨南庭小区“美邻”与“美林”的故事,又在奥体新城青桐园的业主群里泛起涟漪。转发新闻的是群主米兰达,他在省交通运输厅工作,疫情防控转型后,他最放心不下家里近70岁的老人和1岁多的小儿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米兰达在群里恳切倡议:国家花这么大代价抗疫三年,就是为了保护好老人小孩;现在放开闯关,药物短缺是暂时的,有紧急情况,大家共渡难关!
群里点赞不绝,物业也很给力,一天后,《关于设立“睦邻宁好”互助共享平台的倡议书》在小区发布,共享药箱就摆在物业办公室,取用原则:成人每次不超过两片退烧药。第一件入库的物资是半瓶美林,很快被流转出;又有源源不断的爱心接力涌来。
药品汇聚成了流量池,同时,点对点的互助依然存在。米兰达认为,有“池子”非常重要,“工作人员每天公布进出,让全小区都吃了定心丸。”
业委会赵大哥奔忙不停,群内活跃着他的身影:“6栋有一板布洛芬,有要的吗?”“马上到6栋。”“6栋还有治咽喉痛的药,有要的吗?”
6栋咋这么热闹?原来,去6栋拿布洛芬的业主,又在好心人门外窗台上放了两板新癀片。
闯关时期,“木桃”与“琼瑶”的故事就这么在各个小区群里复制粘贴式地上演。故事的开头相似,故事的结尾雷同,其间的发展也多在预料之中。这样的“生活流”,却是抚慰人们心头焦虑的阵阵春风。
也有惊险一刻。12月21日凌晨3:35,青桐园业主西风在群内求助:独自居家,心脏剧痛,哪位邻居有速效救心丸?
凌晨4:09,赵大哥看到了消息:需要打120吗?西风回:好了点儿。一直关注群动态的业主小英子松了口气:还能回消息,看来还好。凌晨4:52,业主夏冰@了西风:刚看到,还需要药吗?终于,一盒救心丸被送到了病人手中。
“邻居好,赛金宝。”南京雨花翠竹社区互助中心马伦郁的点评意味深长。花雨南庭小区正是她负责营造的几个社区之一。沿着2022年岁末的烟火人间向前回溯,她发现,城市里人与人之间守望相助的共同体意识越来越浓厚,这背后有人性天然的善意,也有小区治理的智慧和理性。
马伦郁负责的小区里,在物资短缺时期活跃起来的各大“团长”,后经严格检录长期入驻业主群。一旦发生封控,谁送菜、谁倒垃圾,严丝合缝、井井有条………那些因趣缘和公共议事凝结在一起的力量,在关键时刻成为维系人们正常生活的“诺亚方舟”。
马伦郁也在她家所在的仁恒翠竹园小区发起“互助共享云药箱”。前几个小时,家有多余药物的业主入群;库存丰富后,向求药或交换药物的业主开放。目前群成员204名,能人、达人和专业人士在此被有效整合和连接。业主Lily,一位儿科副主任医师,开始了热心的云科普:哪些温度计值得推荐?多少度是发热了?需要到医院就诊的情况有哪些?……
从“单位中国”到“社区中国”,人与人之间的天然联系被割断,又被缓慢地连接。透过2022年岁末的这一瞥温情回望——小区里最大的资源,其实是我们自己。在一次次突发情况面前凝聚共识、焕发公共精神,长此以往,更有韧性的社区将托举起更加韧性的中国。
“南京发布”的评论区里,有市民深情留言:紫金山依然厚重耸立,长江仍然滚滚向东,每个小人物的行动,汇成时代洪流,奔腾不息。
业委会赵大哥总结得更加朴实:每个人都是英雄,2022,感谢我们大家自己!
视觉中国供图
热气腾腾地活着,是对生活最大的尊重
考研前几天,吴玥“阳”了,她吃了一粒退烧药,待体温稍微降了点,坚持上了考场。
考南京大学应用心理学专业的研究生,是吴玥年初给自己定下的目标,一年多来,复习备考成为了她的日常。
2013年8月31日,患病的吴玥第一次接受肺移植手术,这九年多,从“放牛小弟”到“三十同学”,两个陌生人的肺相继进入她的身体,完美“接力”,帮她延续生命。经历了两次肺移植手术后,吴玥比其他人更明白时间的可贵,和重启人生的难得。
2022年,疫情的反复打乱了很多人的工作节奏,让有条不紊的生活不时陷入困局,在这个不太容易的年份,吴玥没有选择放任自己,她还是那个“追逐时间的爱拼的姑娘”。
尽管每个月有几天身体不适,但这一年,吴玥更愿意褪去“移植受者”的滤镜,将自己完全融入社会,直面社会更客观的评价。
前一段时间,吴玥遇到了心仪的工作,346人竞争1个职位,最后虽然没进入面试有点可惜,但吴玥并不灰心丧气,她尝试着自洽,心态也渐趋平和。
最近,吴玥又开始学着制作视频,从策划到拍摄到剪辑再到发布完成,常常要熬到半夜,虽然挣着并不太多的辛苦钱,但这样的状态让吴玥觉得分外踏实,于她而言,一次次挑战自我,生活得热气腾腾,才是对生活最大的尊重。吴玥试图从这种加班疲惫的琐碎中找到乐子,她笑着打趣,“披着月光去睡觉,也不失为一种浪漫”。
该努力的绝不敷衍,该快乐的必当尽兴。在闲暇日子里,吴玥会录制新歌,带着90多岁的奶奶露营,在清明节自制青团,在中秋节和朋友去石臼湖吹风,在周末,她或陪爸爸逛逛熙熙攘攘的菜市场,或和妈妈窝在沙发上看电影,生活很平淡但温暖有光,这种感觉让吴玥觉得奢侈美妙。
作为器官捐献的受益者,吴玥一直积极地参与公益事业,在身体允许的情况下,力所能及地帮助别人,是吴玥一直在做的事情。
这一年,吴玥的公益之路越走越宽了。“真正的热爱无需刻意坚持”,她为99公益日代言,鼓励更多人参与到公益中来,她担任着南京手语志愿服务队副队长,将爱和精彩带入无声世界。作为中国人体器官捐献管理中心的特约编辑,她有机会去了解更多捐献家庭以及志愿者背后的故事,这些故事令她动容,也更坚定她替弱势群体发声的决心。
“找到心中所爱,认可自己做的事情,引导更多人在大爱中延续生命,这是人生幸事。”在《无法寄出的第5+4封信》中,吴玥这样写道。
做完器官移植手术的第四年,吴玥曾签署了自己的器官捐献协议,在器官选择那一栏,从上到下,她一个不落地打满了勾,没有丝毫犹豫,“所有能用的,都拿走!”
在今年8月31日,吴玥又做了一个重要的决定——成为了遗体捐献志愿者,她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延续自己和放牛小弟、十三同学的缘分,也是将大爱更完整地传递下去。
“这一年,我不知道自己是上坡还是下坡。若上坡,稳一稳心态欣赏风景;若下坡,捋一捋思路探寻地下宝藏。”
在日复一日的寻常“折腾”中,吴玥努力升腾起自己的烟火气,为人生创造更多可能。“氤氲烟火气,温暖前行人”,她相信,热爱生活的人,也一定能收获生活热烈的拥抱,“这也是放牛小弟、十三同学希望的吧,要带着他们对生活的热忱,继续折腾下去!”吴玥说。
春天来了,都会好起来的
对于震泽初级中学教师、资深志愿者沈雪华而言,2022是极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志愿服务工作“道阻且长”,但他和志愿者伙伴们仍然选择默默守护,以实际行动书写了许多充满爱和令人感动的故事。
“今年,不少志愿服务受疫情影响推迟或暂停了。对于那些做了多年的、对受帮扶对象而言比较重要的项目,我们还在坚持。”从事公益服务已十年、带头创办面包树公益组织的沈雪华,并不讳言自己感受到的压力。面包树公益的主要帮扶对象是贫困儿童,一直以来,沈雪华和团队积极筹措资金、牵线搭桥,通过“一对一”长期帮扶机制保证了200多名受助儿童未出现“断供”的情况。“但今年大家手头都不宽裕,帮扶资金出现了一些困难。”沈雪华对此非常理解,“我们通过QQ群、微信朋友圈等发起募捐,同时用‘99公益日’的募捐及时补充助学助困资金,解了燃眉之急。”
面包树是常见的热带植物,果实烘烤后可以代替食物,并且有面包的香味。沈雪华说,创办面包树公益的初心,就是希望能在别人遇到困难的时候给予实实在在的帮助。面包树公益所在的苏州市吴江区工业发达,外来务工人员众多。为了减轻这些打工父母的负担,给孩子们更好的成长环境,沈雪华组织团队长期开展外来务工子女关爱活动。今年,他突然发现,不少熟悉的小脸庞不见了。原来,受疫情影响,一些外来务工人员不得已带着孩子回了老家。“对于这些家庭来说,无法进行太多教育方面的投入。如果我们尽己所能,提供一些优质的课外服务,同样能减轻他们的压力。”从今年下半年开始,沈雪华和团队伙伴每个周末都在吴江区震泽、盛泽等周边乡镇组织几十户外来务工人员家庭,开展阅读活动、课业辅导,以及科普类、非遗传承类社会实践。
助人者,人助之。在从事公益服务的过程中,“意外”的温暖经常令沈雪华惊喜、感慨。“今年的疫情防控工作,我们志愿者不分昼夜地投入其中,其中60%都是外来务工人员。”无偿服务,无私奉献,在沈雪华看来,他们已真正把震泽看作了自己的家乡。。这些可爱的人,也让沈雪华无数次感受到公益的意义和价值:一年来,无论是助力乡村振兴的农产品义卖活动,还是为贫困儿童捐赠衣物的“暖冬行动”,都有许多志愿者踊跃前来,加班加点清洗、打包,默默付出。“前几天,我想为元旦的公益活动招聘一批志愿者,为环卫工人、快递小哥送上防疫礼包。因为不少人感染了新冠病毒,居家休息,这个时候组织活动,我心里真是没底。”然而,通过微信公众号发出招募信息没多久,已有76名社会志愿者报名。“不少志愿者给我发信息,表示要带上孩子来做志愿服务,让爱心一直传递下去。”
2022带给沈雪华和“面包树”的,不仅有近处的温暖还有远处的期待。自打2012年开始山区助学,沈雪华的足迹遍及云南、贵州、西藏、湖北的深山僻壤,从捐赠冬衣、学习用品,到为孩子们改善生活环境、打造微型图书馆……今年,在黔东南,“面包树”的首个“留守儿童关爱之家”平台开始了试运营。“我们专门聘请了两名美术、音乐专业的教师进行管理,孩子们在周末或者节假日,能有个看书学习的安静场所,也有网络跟外出打工的父母视频聊天。”说起孩子们,身为教师的沈雪华满是憧憬:”春天来了,都会好起来的!”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顾星欣 陈洁 冯圆芳 周娴 吴雨阳
【文脉】
《江苏文库·精华编》:200种书是如何选出的?
江苏是华夏文化南北交往的东部通道,是中华文明连通东亚文明的出海口,数千年来,留下了浩如烟海、丰富精彩的文化典籍。《精华编》作为《江苏文库》的六编之一,精选历代江苏籍学人具有代表性意义、产生较大文化影响的著作200种左右,以当代学术标准加以整理。《精华编》目前进展如何?近日,记者采访《精华编》主编及编纂团队,了解《精华编》的进程、目标及编纂背后的故事。
已出版72种,将推动英译本典籍出版
“江苏文脉整理研究与传播工程”于2016年启动,工程成果《江苏文库》将是江苏文化集大成之作、历史上第一部江苏文化百科全书,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莫砺锋、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徐兴无担任《江苏文库·精华编》的主编。
徐兴无。本报记者 余萍 摄
《精华编》的总体目标是什么呢?据徐兴无介绍,《精华编》将从古代至1949年的各个历史阶段中,选取包括具有里程碑意义、在各类文化形态中具有代表性、对国内外文化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江苏籍学人文化学术成果200种进行整理,分经、史、子、集四类,其中经部37种,史部29种,子部60种,集部74种。再从中选取10多种翻译为外文出版。
“《精华编》是《江苏文库》首次创造性地设置,旨在江苏传统文化成果中找准主脉、勾勒特色、标定高峰。”徐兴无表示。
6年来取得了哪些成果?据徐兴无介绍,自2018年开始出版已来,至2021年共已出版60种95册。今年《精华编》共遴选、修订、审校、出版典籍12种,其中经部2种,史部2种,子部6种,集部2种,共35册。
除了按步骤、保质保量推出研究成果外,《精华编》未来还有哪些规划?徐兴无表示,一是加强《精华编》英译本出版工作,规划未来年度英译书目,并交由译林出版社商购国际版权,继续展开一些世界级中国著名经典的英译本出版工作。二是创新江苏文脉研究与普及工作,研究江苏在东亚文明中的独特地位。《精华编》编委会策划编辑《江苏历代文选》和《江苏古代域外汉籍珍本丛刊》。《江苏历代文选》2022年已启动,从江苏历代典籍和文献中选编名家名文,更有效地普及、宣传江苏文脉,让江苏文化贴近当代社会文化生活。《江苏域外汉籍珍本丛刊》正在策划编辑中,计划将编选入《精华编》的200部中,凡是域外汉籍中和江苏相关的古代经典,尽量搜集并出版。以展示江苏文脉对东亚文明的影响,同时在当代国际社会中讲好江苏故事和中国故事。
200种典籍,《精华编》三大选择原则
之所以命名为《精华编》,是因为在《文献编》5000多种典籍的基础上精选200种代表性典籍,那么这200种是如何选出的?选择的原则是什么呢?
徐兴无表示,一是全面系统,以经典为主。在经、史、子、集四部和民国时期的书目中全面系统地选取,聚焦名人名著,选出在中国和世界历史文化发展过程中具有典范价值的江苏文献。比如说刘安的《淮南子》、刘向的《说苑》、葛洪的《抱朴子》、唐代刘知己的《史通》,还有一些著名的小说,比如《西游记》《水浒传》等,这些已成为中国甚至世界的一流经典。
二是有著有述,以著作为主。优先编撰原创性和创新性较强的著作类文献,兼顾有重大影响的阐述、研究、注释类文献。中国传统的典籍有两种,一种是原创性的,可以称作“著”;另一种,是对古代学术或经典的整理与研究,可以称作“述”。比如《说文解字》是东汉学者许慎的原创,即为“著”,清代江苏学人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就属于“述”,但后者影响巨大,如果没有此书,原著的价值和意义都不能彰显,所以段玉裁的《注》也被选入。
《精华编》已出版古籍。 刘雅萌提供
“集部74部书涵盖了《楚辞》、别集、总集、诗文评、词曲五大类,《楚辞》的一些注本也被选入。”集部的主编、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俞士玲告诉记者,《楚辞》是由徐州人刘向(前77-前6年)辑录而成的,南宋时,丹阳人洪兴祖(1090-1155)在《楚辞章句》(东汉王逸著,为《楚辞》的注本)的基础上,搜罗旧注,增加新注,阐发新意,成《楚辞补注》一书,于“《楚辞》诸注中,特为善本”(《四库全书总目》语),成为后世研读《楚辞》的必用书。清代昆山人蒋骥的《山带阁注楚辞》书中考证屈原生平事迹,对年月辨析得十分详细,被认为是与王夫之《楚辞通释》、戴震《屈原赋说》鼎足而三的清代《楚辞》名著,所以都被选入其中。
俞士玲表示,其他如《文选》及江都人李善的注本,《玉台新咏》及吴江人吴兆宜的注本等同样被选入。
三是版本从善,以通行为主。形成既能供学界使用,又能供大众阅读的通行本。比如南朝时期的《文心雕龙》,现在有近六十种校注或注释本。经过讨论挑选,最终从中选出一种。
各部所选作品往往也会形成自己的特色。“《精华编》所收的29种史书可谓当之无愧的中国史学精华,也是江苏典籍文化的一个缩影。”《精华编》副主编、史部主编、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卞东波告诉记者,这29种史书中有中国学术史上的名著,如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等;有史学研究的代表作品,如浦起龙《史通通释》、赵翼《廿二史札记》;有弘扬江苏地方文化的作品,如顾禄的《清嘉录》、甘熙的《白下琐言》,是记载清代苏州、金陵文化的佳作。
“江苏学人很早就走出国门,探索异域文化,我们还选择了体现江苏文化包容开放的作品。”卞东波说,“比如徐葆光的《中山传信录》、薛福成的《出使英法义比四国日记》,对于我们今天进行不同文明之间的互鉴不无参考价值。”
徐兴无表示,所选文献集中代表了江苏历史上取得的文化伟绩,体现了江苏文化地域性、时代性、学术性和文学性,开风气之先等突出特点。
建构一个集中表现江苏文脉的文献体系
在《精华编》的编纂工作中,学者们也常常遇到难以预料的困难。
“按照原计划,200种当中的一部分,历史上已经有整理得很好的版本,我们再加以审核、修订、出版就可以,但在项目进行中,由于版权购买等问题,原来的版本并不能使用,需要我们重新点校、整理,工作量比原计划增加了许多。”参与《精华编》的编纂工作、南京大学文学院助理研究员刘雅萌告诉记者:“面对新变化,几位主编老师积极应对,及时调整版本,并联系新的点校者,同时坚持四级审校制度,确保出版质量。”
刘雅萌
刘雅萌是江苏人,对参与《精华编》编辑工作也有了很深的感触。“这三年,也是我不断学习与探索的过程。我对家乡文化有天然的亲切感与好奇心,而这份懵懂的热爱随着工作的展开,正逐渐变得具体而清晰。”
2020年,由于编辑《精华编》工作的需要,她在张学锋教授、徐兴无教授的带领下参与了对大运河江苏段几处重要地点的考察。“当我站在破岗渎、邗沟、瓜洲渡这些历史故地,想象曾经在这片土地上发生过的事,才真切地感受到江苏文化不仅是一个符号,更是有血有肉可以触及的蓬勃生命。我想先贤并没有走远,他们的学术、思想、精神已然熔铸到这片土地,在一代又一代后辈身上彰显、传递,这可能就是文脉生生不息的力量。”
徐兴无表示,继承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是为了守护遗产,更要为时代服务,实现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相信通过“文脉工程”的实施和《精华编》的编纂,将建构一个能够集中表现江苏文脉的文献体系,发扬江苏文脉中贯穿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彰显其历史内涵和时代意义,让江苏的优秀文化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更大的贡献。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杨民仆
关键词: 人间烟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