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我省新增市场主体169万户,总量达1411.9万户,为全省经济运行企稳向好提供了有力支撑。今年的省政府工作报告中,“市场主体”备受关注,2023年十个方面重点工作中提到“加大对市场主体支持力度”“让市场主体有更多获得感、发展有更强牵引力”。如何更大力度激发市场主体内生动力,引发会场内外热议。
【资料图】
强信心,托举之手更有力
帮助市场主体纾困解难,是提振市场主体信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的重要举措。
省人大代表、苏州路之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周荣感慨,近年来,疫情反复叠加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大部分传统中小企业发展中都遭遇了“融资高山、市场冰山、转型火山”等几座“大山”。“关键时刻‘拉一把’,特殊时期‘扶一程’,就能保住市场主体这个‘青山’。”周荣回忆,过去一年,相关部门、各级政府都在竭尽全力为企业生产经营“保驾护航”,在企业遭遇物流链受阻、供应链不畅等危机时,紧急组建“领导专班”,及时沟通、纾困,为企业发展清扫障碍、铺平道路。他表示,今年公司将珍惜来之不易的向好态势,加大科技创新的资金投入和人才投入,持续推动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力争突破变频器、工业互联网设备的关键核心技术,补足企业短板,积极融入“双循环”。
为促进车市回暖企稳,今年国家继续实施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政策。省税务局数据显示,去年全年我省累计免征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86.55亿元,同比增长117.57%。该项举措不仅拉动消费,也有力驱动了产业链条复苏。
“延续政策一出,税务部门第一时间带来‘好消息’。”位于南京江北新区的南京中升星徽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财务经理张翠芬表示,很多前期观望的意向客户主动咨询情况,预计春节销量不错。
临近春节,南京金龙客车制造有限公司机声隆隆、马力全开,新能源汽车生产线上工人们忙碌不停。“受益于区税务部门送来的政策利好,公司新能源汽车市场需求量不断增加,未来将继续加大新能源车型的研发投入,积极迎合消费市场需求。”公司财务负责人范寅亚说。
善配套,长远发展有保障
纾困解难是短期“救急”,如何进一步完善政策配套、优化营商环境,让市场主体实现长远平稳发展,成为更多企业的殷切期待。
“江苏的营商环境建设虽然走在全国前列,但相较国际一流营商环境还有差距。”省政协委员、江苏中源工程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总裁丁先喜十分关注营商环境问题。他表示,部分地区针对企业存在以罚代管现象,这样无法帮助企业成长壮大,更谈不上助力其参与国内国际大市场竞争。他此次与省工商联的委员们一同提交提案,建议以《江苏省优化营商环境行动计划》为引领,以“1+5+13+N”政策体系为抓手,进一步推进全省优化营商环境提升行动。“建议省各有关部门和各地重点加强对民营企业的发展要素,如人才、资本、技术等方面的支持,积极开拓创新,推出更多利企便民举措,推动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成为江苏重要品牌。”
“我们在全国7个省份都有投资,营商环境是影响投资的重要因素。”省政协委员、江苏凯金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仰韻霖建议,不论企业经营优劣,政府不应作太多行政干预,经营较好的企业强行增加产值反而影响其正常经营,经营不好的企业强行支持则会导致原本应该出清的落后产能无法及时退出。同时,他希望省级行政审批进一步提高效率,更大力度做到公开化透明化。
优服务,“政府有为”无止境
企业有期待,政府有回应。我省各地各部门将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更大力度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让各类市场主体在江苏如鱼得水、如鸟归林。
省市场监管局局长沈海斌介绍,今年将紧扣“活力”,从我省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目标要求出发,着力营造“一个大环境”,在更大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上取得新突破。深化准入准营和退出制度改革,深入推进市场监管领域涉企经营许可事项“证照分离”改革,力推企业开办、简易注销等“一件事”改革,以集成化服务更好满足企业和群众办事需求。多措并举帮助企业降本减负,在去年助企纾困一揽子政策基础上适时出台接续政策,帮助市场主体进一步提振信心。用心用情支持民营经济发展,集成各部门职能工具出台“个转企”政策措施,支持各地探索开展个体工商户分型分类培育试点。
“省知识产权局充分发挥专利商标制度功能,指导市场主体加快高价值专利和高知名商标培育,严厉打击各类侵犯知识产权行为,助力市场主体持续创新,不断提升国内外市场占有率。”省政协委员、省知识产权局局长支苏平说,下一步,省知识产权局将以政府有为,促进企业敢干、敢闯、敢投。聚焦市场主体所需,持续推进商标品牌培育工程,支持市场主体创新发展;聚焦市场主体所盼,强化知识产权法治保障,加快完善“1+13+N”的知识产权快速协同保护体系;聚焦市场主体所急,上线知识产权保护“一件事”集成服务平台,着力打造便民利民的知识产权服务体系。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王建朋 许海燕 王梦然 颜颖
关键词: 市场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