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汇点讯 温室大棚内,温暖如春,花香四溢,成片绿意葱翠的百合挺直了“腰杆”,枝头上一个个含苞待放的花骨朵“摇头晃脑”,长势喜人。“春节前后这段时间是百合采收期,市场需求量大,每天要采收、分拣、包装、销售,很忙了。”1月19日一大早,东海县双店镇北沟村花农张刘飞带着4名工人在大棚里忙活着,收获的喜悦洋溢在脸上。
张刘飞和妻子李小先种植鲜切花14年了,从最初承包1栋大棚种植花卉,发展到现在30栋大棚,种植了西伯利亚、索邦、木门、竞争、西诺红等几十个百合品种,还有一些郁金香、菊花。“这一个大棚里种了3万多枝百合,10枝一束,批发价在30元至50元。”采收间隙,张刘飞喝了口水,给记者算了笔账,“一年两茬花,今年行情不错,价格好,30个大棚差不多能挣个90万元。”
双店镇气候条件、土壤结构适宜百合种植,是全国三大百合重点产区之一,疫情防控政策优化调整后,各地经济迅速恢复,加上春节期间对鲜花的需求大增,这里的百合花通过四通八达的物流销往全国各个城市。
(相关资料图)
走进东海(花卉)推广示范基地,17个总净面积30多亩的高标准温室大棚在阳光照射下整齐划一、欣欣向荣。基地负责人单华全是集种植、市场营销和种球供应于一身的“新农人”,他告诉记者,“我最近的状态就是一个字,忙!”百合花上市时间正当时,加上百年好合和和美美的寓意,销售量从元旦开始逐渐走高,春节期间达到高峰,“我自家的10万多枝百合要走货,每天还会收到花农送来的三四万枝花,这大院子每天来拉货的车子都停不下。”
说话间,记者看到不停地有花农送来一车车百合。在1000余平方米的冷藏库里,单华全的姐姐单华云仔细登记着百合数量、品种等信息,搬运工将一束束百合入桶送库,等待售卖。“现在库里存放着的这几万枝百合,过年这几天就要卖掉,都是青岛、日照、徐州、淮安一些周边城市的花店来买。”单华全说。
这两年,疫情造成当地大量鲜切花积压滞销,启用网红直播带货迅速“起死回生”证实了网上“叫卖”的神奇魅力。三铺村依托电商物流中心,开设了鲜切花网红“直播间”和“花直达”云店智慧网络销售公益平台,采用B2B2C模式,通过物流发往客户,同城当日即可直接送达,整条产业井然。现在,该村从事电商交易的新农人、经纪人和直播网红有410人。
“如今畅通的电商物尽其流,我每天加班加点满负荷劳作,发往上海、南京的鲜花店,能为乡亲们解决销售问题,虽然累点,但也其乐融融。”电商大户李祥如是说。
“为应对春节前后百合集中采摘上市高峰期的到来,我们由电商户、党员志愿者和网格员牵头,吸纳了200多名采花女参与,组建了22个鲜切花采摘服务队,机动调剂,为缺少劳动的家庭提供采摘、分拣、包装、发货一条龙服务,满足日益增长的电商销售需求。”三铺村党支部副书记胡海军说。24小时发货不断线,每天物流至全国大中城市鲜花店的大件物流达2000余件,预计春节前后电商交易额可突破1.2亿元。
从昔日的贫困户到如今盖起了二层小楼,采花工范守芳靠着勤劳的双手走上了致富路。“上班进花棚,每天穿梭在花丛中,闻着花香心情也好。”范守芳笑着说,“以前外出务工,现在在家干活赚得比以前多,还可以照顾家里的老人和小孩,日子越过越有奔头。”
历经20多年的发展壮大,双店镇以北沟为中心的鲜切花基地辐射10个自然村,鲜花美丽产业不仅实现了种植规模的增幅扩张,而且在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推广和互联网销售上处于同行业领先水平,年实现销售产值超过10亿元,带动一方农民增收致富,过上“花样”的幸福生活。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赵芳通讯员 张开虎 摄
关键词: 百合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