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拆下围墙,让公园与城市街区“无界”融合,市民游客随时可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近日发布的通知要求,我国将开展城市公园绿地开放共享试点,鼓励各地增加可进入、可体验的活动场地,试点时间为1年。目前江苏宿迁新改建的公园绿地全部取消了围栏、围墙设计,保证市民24小时可以进出,完成了“无界公园”的初体验。
打破生活与远方的边界。什么是“无界公园”?其实就是没有围墙和栅栏,24小时全开放式绿地。在宿迁完成“无界公园”建设前,南京早在13年前便开始了对“无界公园”的初步探索。2010年,南京玄武湖景区免费对外开放,让玄武美景与金陵生活相融合。推门见绿,颇有诗意。如今的玄武湖已成为喧嚣都市里的秘密花园,南京城的专属名片。多年来,城市一直在“摸索”与田园的边界,“无界公园”的出现则进一步模糊糅合了这一界限。比起传统意义上的公园,在城市中是一片相对独立的空间,“无界公园”通过“拆除围栏、围挡”“增设步道”等措施来打破公园的独立性,使之以更开放式的姿态融入到城市整体布局之中,将绿地和山林气息延伸到街区,将“诗与远方”带到了窗前。
提升居民“幸福感”界限。“无界公园”“拆墙透绿”,除了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美好生态需求,也放大了居民“主人翁”的声音。以江苏泰州为例,当地在积极试点公园绿地开放共享工作的同时,还为每个公园配备了“专业管家”,全市公园目前基本已实现物业化管理全覆盖。可以看到,在管理方式上,“无界公园”突破了常规公园专人专管的传统方式,在很大程度上由包括企业、社区党群组织、志愿者组织在内的力量来实现共治。许多市民也因此成为赏花弄草的“园长”“园丁”,享受着都市里的田园生活。
探索城市发展新界定。以往人们强调城市的职、住空间,即工作与生活的场所。随着城市文明的发展,许多国际化都市开始追求“第三类空间”建设——此类空间以公园、绿地为代表,除了可以让人们有更多休闲场所,还可能带来交流与经济发展的新机遇。“无界公园”的出现或许打破了对“第三类空间”的定义。从城市公园到公园城市,从口袋公园到“无界公园”,新的公园设计更强调人与自然的互动,而非传统意义上的只是修建大面积精致的景观,却与居住者不发生关系。同时公园的运营也不再遵循传统的模式,而是探索城市未来经济发展、社区自主参与的过程,这不仅是新旧城市发展模式的迭代表现,也是城市探索发展的“新航道”。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过:“人们为了活着,聚集于城市;为了活得更好,居留于城市。”“无界公园”的出现重新将一个古老的问题抛至公众视野,何为向往的生活?繁华在侧,拥自然入怀是“无界公园”给出的答案。(林惠虹)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