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望着远方的小鸟,一头向上爬行的小兽,一个蹲踞抬手的人像,这个将人鸟兽巧妙组合在一起的玉饰件,是南京博物院十八件镇馆之宝之一。为什么一件不足6厘米的小玉件,竟然让大家惊叹不已?这对研究长江下游的史前文化和探索中国文明起源,有着怎样的价值?
这个玉饰件长5.08厘米,宽2.95厘米、厚0.32—0.48厘米,出土于1991年苏州昆山市赵陵山遗址77号墓中,墓主系成年男性。赵陵山位于昆山市张浦镇西南,占地1万平方米,高出四周约9米,系良渚文化(分布的中心地区在钱塘江流域和太湖流域,距今5300—4300年,属于新石器时代后期)早期大型土筑高台,距今约5000年,有古河道环绕,是太湖地区典型的土台型遗址。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人鸟兽”透雕
“这个玉饰件是良渚文化早期透雕精品。”南京博物院古代艺术研究所研究馆员左骏介绍,玉饰分成三个部分,上方是一只抬头翘尾的小鸟,作蹲踞栖息状;中间是一头小兽匍匐向上,与鸟腹的下部相接;下方的人物头戴着“羽毛”头冠,冠顶与小兽相接,这个人物的颜面内凹、翘鼻,颚微突出,颈部很短。而且与普通人站立的样子不同,一是人物的下体做屈膝蹲踞式,二是他(她)的手臂不是向前举,而是向后举,与兽的尾部相接。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造型呢?左骏的解读是:鸟儿停留在人冠帽尖端的羽翎上,似在眺望远方。人观察着鸟儿的一举一动,获取有关节令、时辰、天气等自然界的变化信息。在先民的观念中,光芒四射的太阳是上天世界的主神,天空飞翔的鸟儿,与太阳最为接近,因此人们认为鸟儿是太阳的精灵,神鸟是太阳神的化身。而走兽是与大地最亲近的神灵,与先民的生活密切相连。其中部分种类被驯养后,或是成为人类的朋友,或是成为人类提供生活保障的食物来源。与飞鸟相比,它们与人类的关系更密不可分。人在最下方,冠顶是一只鸟,手上托着走兽。根据众多良渚时期的蹲踞状人物形象推测,冠带羽翎的他(她)一定是位具有崇高地位的人物,异常于生产或者生活状态的肢体动作,所表达的应该是某种具有特殊意义的行为,也许是一种仪式。
“很多学者认为,这件玉器所要表达的是对太阳的崇拜或鸟崇拜,与大地崇敬的交融,形成了自然神与通神人物合并的崇拜模式,体现了江苏史前先民‘天地人合一’的观念。”左骏说。
那么这个玉器有什么样的用途呢?“它由透闪石软玉制成,呈白色略带绿斑。制作采用了线刻、圆雕、透雕、钻孔、琢磨抛光等技法,精雕细镂,构图独特。”南京博物院副研究员于成龙表示,“这玉饰件下方有一个孔,当穿绳佩戴后,所有的上部构图将会180度反转,相当于人、鸟、兽都倒立,这不符合人类通常的审美方式,所以这件透雕应当是插入有机质权杖的杖首中。”
赵陵山遗址属长江三角洲太湖水乡地带新石器时代遗址,编号77号良渚墓葬出土玉、石、陶、象牙、玛瑙等随葬品共160多件。人鸟兽玉饰件放置在墓主右脚下的一石钺圆孔处。钺,本来是一种兵器,后来演变成礼仪之器,显示了墓主人在当时拥有非同寻常的社会地位,应是一位握有军权、神权的氏族显贵。
左骏表示,这种造型在良渚文化早期还是首次发现,说明神灵崇拜在5000年前的长江流域下游地区就已经形成。同时,社会分化是文明起源的前提,为后来王权和国家的产生奠定了基础。从这座墓葬随葬品可看出,当时已经出现了掌握社会财富和军事指挥权的权贵阶层,展现出人类社会的文明曙光,更加说明长江流域的史前文化区域文明在中华文明的形成过程中占有的重要地位。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杨民仆
图片由南京博物院提供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