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交汇点讯 三叶草、狗牙根、小灌花,3月8日,在生态修复后的江阴长山、花山,满山草木葱茏,山坡上芦苇摇曳、红梅怒放,坡脚长满了青苔,“这里种了300多棵红枫,白鹭、老鹰常常飞来”,狄梦龙是长山脚下江阴兴澄特钢有限公司党委办主任,废弃矿山,“换了新颜”,狄梦龙对记者说。
作为历史遗留及政策性关闭矿山较多的县市,江阴市存在大量因矿山开采而形成的损毁土地和生态环境,长山、花山因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山采石,生态环境、景观遭到严重破坏,废弃宕口山体坡陡,地质灾害隐患凸显。花山、长山在江阴近郊,临近沿江高速、京沪高速,开山采石留下了大量矿山废弃地和裸露坡面。作为长江下游先进制造业基地,江阴市需主动对接融入长江经济带的建设,积极推动产业去产能,长江经济带废弃露天矿山生态修复迫在眉睫。修复工程被列入江阴市“三进三退”保护长江战略三年行动方案,获得了中央、地方资金总计17244万元支持。
长山坡面11万平方米,整个宕口28万平方米,边坡坡面面积大,坡度陡,局部陡立,多达50°以上,部分宕底存在积水深坑,项目对两侧边坡及顶部完成了喷播复绿,危岩体进行了锚杆加固,治理面积6.6万平方米。通过人工复绿,已长成类似原生态山林。草籽、灌木喷播后,两年来,经过鸟、动物自然播种,已形成自然更替。
记者了解到,江阴于2021年6月全面完成21个沿长江10公里废弃矿山修复治理工作,完成生态修复面积为93.33公顷,可复垦土地面积约60.99公顷,新增林地52.23公顷,草地8.76公顷,可腾退建设用地指标约468亩,集中在长山、绮山、定山、寿山等山体,21个废弃露天矿山已全部通过省、市验收。项目治理后,废弃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得到根本性扭转,消除了地质灾害隐患,防控水土流失,大幅提升矿山生态保护功能,吸引众多投资商,游客数每天以1000人计,全年30万人次收益630万元。
江阴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耕地保护监督科副科长李晓东告诉记者,当地建立了长期监测机制,在项目2年管护期结束后,通过运用卫星遥感、无人机航拍、地面监测和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手段,构建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工作监测监管平台,实现对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后期全过程监管。
“江阴沿长江10公里废弃矿山修复治理项目,被自然资源部列为第二批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全国典型案例,生态恢复后,坡面被牧草、灌木、小乔木覆盖,长山、花山成了江阴长江沿岸的网红景点”,李晓东说。
江苏坚决贯彻长江“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要求,在长江干流两岸10公里范围内深入实施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程,中央和省财政投入达8亿元,共完成废弃露天矿山生态修复213个,治理面积达1073.56公顷。江苏省自然资源厅生态修复处负责人告诉记者,通过生态治理,昔日大面积裸露的废弃露天矿山重现了绿色生机,消除了采矿滑坡崩塌等隐患,打造了一张张独具江苏特色的矿山生态修复的“新名片”,为长江经济带绘就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画卷。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丁蔚文/文摄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