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今年经济工作,必须充分挖掘国内市场潜力。《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对“积极推动农村现代化”“大力发展现代农业”进行部署。如何看待农村内需潜力?目前存在哪些堵点卡点?如何畅通城乡经济循环?农业农村部发展规划司有关负责人日前接受了新华社记者专访。
激活农村内需潜力巨大
农村是重要的消费市场和要素市场,激活农村内需是畅通城乡经济循环的重要一环。
(相关资料图)
这位负责人表示,当前,新冠疫情平稳进入“乙类乙管”常态化防控阶段,社会生产生活秩序稳步恢复,激活农村内需正当其时,有利于释放农村消费潜力、扩大农业农村投资、壮大乡村富民产业、促进城乡要素双向流动。
“2022年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66万元,是全国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二,差距也意味着潜力。”这位负责人说,2016年至2022年,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年均增长6.5%,增速比城镇居民高3个百分点。今后农村居住条件改善、农民生活品质提升、养老等服务型消费拓展将成为农村消费的新增长点。
与城市相比,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整体滞后,有海量需求和投资空间。专家分析,未来5至10年,随着建设高标准农田、发展现代设施农业、乡村建设等重点任务推进,将释放投资需求近15万亿元,带动建材、机械等产业发展。
这位负责人表示,当前激活农村内需还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比如农民增收动能减弱,农村冷链仓储、快递物流、电子商务等基础设施存在短板,优质农产品和服务供给有待加强,农村土地等资源要素尚未有效盘活,公共服务供给有待完善,农民在消费上还有后顾之忧,需要加快解决。
锚定建设农业强国目标
激活农村内需、畅通城乡经济循环是一项长期任务,需要综合施策。
“要锚定建设农业强国目标,对标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要求,统筹激活农村内需和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位负责人表示,重点要做好以下五方面:
——发展产业助农增收。立足农业农村资源禀赋,聚焦发展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发展壮大乡村特色产业,带动农民就业增收。
——加强建设投资牵引。强化财政资金撬动,用好投融资政策工具,完善市场化运作机制,引导更多资金投向高标准农田、仓储保鲜冷链物流、现代设施农业等领域。
——创新供给拓优消费。推进农业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服务供给。
——城乡融合畅通循环。统筹推进城乡空间布局、土地利用、生态保护、设施配套等一体规划、一体建设,促进商品和服务在城乡更大范围内畅通流动。
——深化改革激发活力。稳步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稳慎推进农村宅基地改革试点,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使闲置农房活起来、集体资产动起来。
多措并举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激活农村内需,必须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提振消费信心。
这位负责人表示,要把更多资源力量聚焦配置到产业就业、创业兴业上,让农民分享更多产业增值收益、有稳定收入能消费。
要完善政策保本增收。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落实好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稻谷补贴等政策,逐步扩大稻谷小麦玉米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实施范围。
要推进创业就业增收。实施农村创业创新带头人培育行动,落实创业创新扶持政策,建设一批农村创业创新示范园区(基地)。
要深化改革赋能增收。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有序推进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积极稳妥激活农村闲置宅基地资源。
要增强脱贫地区内生动力长效增收。深入实施脱贫地区特色产业提升行动,启动一批全产业链开发项目,开展技术引进、设施更新、品牌营销和人才培养。加强脱贫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
四方面举措强化制度保障
“激活农村内需离不开强化制度供给。”这位负责人介绍说,今后重点将在四方面下功夫:
创新投融资机制。提高土地出让收益用于农业农村比例,扩大地方政府债券用于乡村振兴规模。健全政府投资与金融和社会投入联动机制,引导更多金融社会资本投向农业农村。
促进城乡人力资源双向流动。健全乡村引才长效机制,有序引导大学毕业生到乡、能人回乡、农民工返乡、企业家入乡。
优化城乡土地资源配置。建立健全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规范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稳妥有序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
健全完善城乡公共服务体系。健全多层次、全方位社会保障体系,加强农村防疫、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