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大河交汇处,日新月异看江苏。
长江奔腾、运河绵亘,一横一纵间,在江苏大地上交汇,共同孕育出沿岸的繁华与幸福。
今天,新华日报交汇点新闻《千问千寻大运河》栏目全国两会特别报道“江河交汇”推出第二期,带您继续探寻中国式现代化在江苏大地上可观可感的壮丽新图景。
(资料图)
记者:在了解京口、瓜洲的变迁时,我们感受到扬州人对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好像有着特殊的情感。那就首先来听一听他们的心声吧!
您知道南水北调吗?
扬州市民:就是在“引江”那里。
扬州市民:我知道。
扬州市民:我知道。
记者:那您知道水是从哪调的吗?
扬州市民:水就是从我们扬州这个“引江”往北边调的。
扬州市民:从扬州江都。
记者:您知道水怎么调去北方吗?
扬州市民:具体我就不知道了。
扬州市民:在江都的那个水利枢纽工程里面调的吧。
扬州市民:它是从水渠,一级一级运上去的。
记者:根据大家的回答,我们一路探寻,已经来到了江边。在这儿,我遇到了扬州市江都区水务局水政水资源科科长汤华。
汤科长,您好。
扬州市江都区水务局水政水资源科科长汤华:您好。这片水域是长江、淮河入江水道的夹江,与太平江的三水交汇之处,被称为“三江营”。江水是从这里,沿着夹江、芒稻河,通过“引江”,“一路向北”。
记者:汤科长,那咱们这儿是怎么保护水质的呢?
汤华:三江营水域受汇江淮之水,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取水“源头”。近年来,扬州深入实施“三带一廊”工程,确保南水北调东线源头“江水北上”和淮河入江水道“清水南下”,保障沿线地区稳定安全的水源供给。
浩浩长江水奔腾北上,滋润着沿途数十座大中城市,不仅极大缓解北方地区的缺水问题,还有效修复自然生态环境。
记者:现在我知道了,南水北调工程,不仅构建了惠及百姓的“超级水网”,还改善了大运河的水资源条件。
自古向东奔流的长江水,要怎么“一路北上”呢?汤科长跟我说,要去那个被扬州人称为“引江”的地方。
记者:我们现在已经来到了江都水利枢纽,在这儿有一个关于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沙盘。我找到了南水北调东线江苏水源有限公司的讲解员来带我们看一看。
您好。
南水北调东线江苏水源有限公司讲解员:您好。从沙盘的地理位置上看,江苏的地势和国家的地势基本相同,呈西北高、东南低,且南方水多,北方水少。为了解决苏北的缺水问题,早在上世纪50年代,江苏省就提出以长江为源头,在三江营取水,江都站为龙头,京杭大运河苏北段为龙身,从而把长江水向北送至徐州微山湖,有效解决苏北工农业用水、城乡居民生活用水以及生态环境用水。
2002年,南水北调工程开工建设,就是在原有江水北调工程的基础上扩大规模,向北延伸。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设计主干线长1466.5公里,其中江苏段404公里,沿线13个梯级泵站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调水泵站群,从而把长江水从源头的0.7米高程一路抬升至40米高程,向胶东半岛、烟台、威海地区送水,一路向北到达天津北大港。二期工程是在一期工程的基础上,规模再扩大,路线再延伸,往北京、天津、河北保定、雄安新区送水。
记者:引长江、连淮河、穿湖泊,现在我基本上了解了,那“引江”究竟是如何“引”的呢?我听说要去江都水利枢纽的抽水站看一看,咱们走。
记者:你们知道我身边这些轰鸣的设备跟让江水“爬楼梯”有什么样的关联吗?所以我找到了江都水利枢纽的讲解员来问一问答案。您好。
江都水利枢纽讲解员:您好,这里是我们第四抽水站的厂房。“四站”于1973年开工建设,1977年建成,是最后建成的、也是规模最大的一个泵站,目前是作为一个主力泵站在运行。左侧进水口就是长江水流进来的地方,通过真空虹吸的原理提升水位高度,完成第一级水位的提升。
记者:清水北送、南水北调,让古老的大运河焕发新生。她不仅是一条历史的河、文化的河,还是发展的河、致富的河、幸福的河。
江河交汇,润泽民生。在长江与大运河的交汇处,装载各类货物的船舶来来往往,我们注意到了中国内河航运“第一闸”。下一期,我们将带你一同去探寻,敬请关注。
总指导:双传学 顾雷鸣
总策划:高坡
监制:潘青松 田梅 薛颖旦
统筹:王宏伟 唐澄
文案:丁叮 华夏
摄像:王悦谋 周天琦
剪辑:王悦谋
包装:陶蓉
主持人:宗祺
翻译:刘浏
检校:金勇
鸣谢:扬州市委宣传部 镇江市委宣传部
关键词: